第3部分(3 / 4)

小說:夢想金山 作者:左思右想

父親當時是去出診了。〃叔叔把張旋龍帶到了香港島北角堡壘街,一間10平方米不到的小黑屋。

。←蟲工←木橋 書←吧←

第10節:陽光燦爛的日子(1988~1996)(3)

本來以為父親在香港正享受著榮華富貴,卻沒想到父親竟然住在一個如此簡陋的地方,張旋龍感到與自己心理預期的落差很大:〃父親的房子很小,收音機、電飯鍋、碗筷、幾本書等都堆放在裡面,睡覺的單人床也非常侷促。這時我才發現父親一直很辛苦,但他沒有告訴我們。他做的醫生職業還沒有申請到牌照,收入不穩定,只好到各個親戚家蹭飯吃。父親說他最喜歡吃麵包,其實是因為麵包最便宜。〃

本來準備到香港圓自己的大學夢,張旋龍發現這一切都成了泡影,他沒有敢和父親提上大學的事。張旋龍對當時的情景仍如歷歷在目:〃第二天我就去上班了,從底層做起,掃地、看門,薪水600塊。〃張旋龍在親戚的皮箱廠賣力幹活的同時,晚上還不忘讀夜校學英文。

張旋龍一到香港感覺父親的生意並不好,就很快跟母親聯絡。1978年底,母親、妹妹和兩個弟弟也到了香港,除了父親獨自經營效益並不好的公司之外,一家人都在外打工掙錢。

1979年,張旋龍開始做導遊,加盟的是香港最大的地接觀光旅行社Wondering,主要帶中國臺灣、東南亞的旅遊團。儘管做導遊的張旋龍不懂廣東話,不懂打扮,又沒有學歷而被部分香港人看不起,甚至有被一個來自廈門的姓王的老導遊趕下車的經歷(因為老導遊怕他學會以後和他競爭),但導遊這個職業開啟了張旋龍的眼界,也鍛鍊了對人的觀察力,更學會了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我做導遊兩年,跟巴士司機和商店老闆都說,如果又能做生意又能做朋友,是最好的。〃這種與人交際的原則一直延續到張旋龍後來做生意的過程中,既做生意又交朋友,皆大歡喜。

基本工資600元加帶團購物的提成,張旋龍的錢越賺越多,父親的生意卻是一路賠本。〃我那時候一個月差不多能掙上萬塊錢。當時一家人在一起做,掙了錢都交給父親。我其實一直都有心思幫父親做生意,但是我做導遊那份工資挺好的,父親最初那個生意也沒看誰做得很大。再一個想法是掙了錢做一個旅行社,因為那些帶隊朋友常對我說〃你不如自己開一家旅行社〃。〃

做導遊的後期張旋龍基本就不再直接帶團了,而是培訓導遊。〃做導遊的那段經歷最大的收穫是深刻體會到做下層人的辛苦。別人當時給我小費,我會非常感激。因此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給小費的習慣。〃作為一個在商場叱吒風雲多年的商人,張旋龍與對底層人的理解令人欽佩。

2007年10月9日下午2點,在金山上市儀式完成後從香港到珠海的遊船上,一名記者這樣記敘道:〃未吃午飯,飢腸轆轆的我決定在船上點一碗牛肉麵。坐在一旁的張旋龍看見了,很紳士地搶著付賬,受寵若驚。〃這種一貫的謙和姿態,讓每個和張旋龍打交道的人都覺得很舒服。

香港大老闆,SuperPC 1984年,中關村還是一片麥田,塵土飛揚的土路穿行其中,街道都狹窄、坑坑窪窪,但路兩旁的樹木長得很高大,破落的鐵皮房子林立道旁,和當時許多中國農村的場景並無多少不同。

由於海淀供銷社坐落於現今的海龍大廈附近,逐漸聚集起了許多經營電子產品的小門臉房……在這裡能看到最新的軟體、硬體和最新的觀念,感覺和世界的距離很近。因而,在七八十年代中關村周圍就形成了最初的商業環境,為日後中關村的蓬勃興起提供了機緣。

當北大、清華的學子們〃沒事就在白頤路晃盪,定時去北圖看書,秋天騎著腳踏車到香山看紅葉,也經常到海淀斜街逛一逛,偶爾到中關村游泳池游泳,日子過得簡單自在〃的時候,商人張旋龍從香港來到中關村,並無年輕學子們的閒情逸致,他是來做生意的。

劉韌在《中關村關係圖》中這樣描寫張旋龍眼中的中關村:〃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四通的鐵皮房子,兩層樓的鐵皮房子,裡面是木頭的,外面包著鐵皮。樓下賣元器件,樓上坐著萬潤南、萬潤南的父親、沈國鈞、王安時等人。〃

儘管1984年的香港金山也只是一個10多個人組成的、做組裝機生意、年營業額不足100萬美元、只能做IBM二三級代理的小公司,但張旋龍畢竟來自國際商業大都市香港。作為最早來中關村做電腦生意的香港商人,張旋龍一來到中關村就被當做來自香港的大老闆看待,受人尊敬和推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