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苕溪與黃浦江的另一條支流東苕溪匯合後進入湖州時,已經成為一條可以行船的水道,之後流入太湖,再經過澱山湖,最後到達上海。
黃浦江在匯入長江前穿過了上海,浦江兩岸形成了浦西和浦東。這兩塊土地像親生姊妹,都是喝黃浦江水長大的,然而成長的時間卻相差了100年。
20年前拍攝的上海十六鋪碼頭的場景,讓許多上海人至今難忘。100多年來,這裡是整個長江流域最大、最繁忙的客運和貨運碼頭。近來外高橋等長江岸邊深水碼頭落成後,貨輪不再到這裡停靠。空運和鐵路、公路運輸發達了,乘船的旅客越來越少。2003年所有客運線路遷到位於吳淞口的上海吳淞客運中心,十六鋪碼頭完成了它的使命。
1978年11月17日,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在長江岸邊打下了第一根樁。這個後來成為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佔地22平方千米,位於長江與黃浦江匯合的夾角地帶。寶鋼的廠址選在這裡是因為它引進了國外全套的現代化裝置,使用的是高品質的進口礦石原料。巨大的用量必然要靠大噸位的船舶運輸,因此,入海口的長江岸邊成為最合適的地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二集 江海交匯的地方(3)
現在寶鋼的兩個原料碼頭水深都達到負12米,10萬噸以下的貨輪直接停靠卸貨。總長52千米的傳送帶把礦石從碼頭直接運送到車間。寶鋼的三期建設工程歷時23年,到2001年已全部完工。1998年,寶鋼組成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今天的寶鋼已形成2000萬噸鋼的年生產能力,在全球鋼鐵企業中名列前茅,並進入全球500強企業。
袁正仲20多年前從長江上游的攀枝花鋼鐵公司來到寶鋼,參加了全部焦爐的建設,至今讓他自豪的是寶鋼煤氣基本實現了零排放。
袁正仲(上海寶鋼煉焦分廠技能專家):幹法熄焦對環境的汙染極小,不像溼法熄焦,還有一個就是它大量地回收了熱能。我們的焦爐全部採用幹法熄焦這個熄焦工藝,這在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
寶鋼年產鋼1400萬噸,需要用水5600萬噸。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水迴圈設施,現在每年從長江取水只有20萬噸,汙水排放量為零。寶鋼用科技和管理鑄造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用水系統。走進寶鋼,看不見黑煙,聞不到異味,綠地和樹蔭映襯著辦公樓、高爐和廠房。
這些梅花鹿不是生活在野生動物園,而是奔跑在鍊鋼車間百米之外的圍欄內。負責飼養它們的是寶鋼唯一一位學習野生動物專業的大學生。
李軍功(寶鋼畜牧師):土壤裡的酸鹼度會影響動物繁殖的雌雄比例。1995年出生了10頭梅花鹿,有9頭是雄的;1996、1997年雌雄比例都是雄的多、雌的少;2000年前後雌雄比例就平衡了;今年生了14頭梅花鹿,7頭雄、7頭雌。
1995年李軍功從東北林學院畢業來到寶鋼。藉助動物監測環境是寶鋼辦動物園的最初目的,但是李軍功希望有朝一日能把這些孔雀和其他小動物散養在廠區裡,讓長江之濱的寶鋼真正成為鳥語花香的世界。
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有200多萬隻往返於澳大利亞和西伯利亞的候鳥在崇明東灘溼地落腳棲息,它們要為長達7000多千米的旅程補充體力。近百種的候鳥裡不乏國際瀕危鳥類。東灘已經成為東亞最大的候鳥保護區。
崇明島,作為長江口的一塊大面積尚未全面開發的淨土,是長江上一片“永遠的綠洲”。這塊土地的生態價值,為上海的未來發展留出了巨大的拓展空間。
2006年“五一”節前夕,瀛東村的男女老少正在為迎接旅遊黃金週而忙碌。從6年前開始,瀛東漁家樂旅遊已和養殖、種植業一起,成為村裡的3大產業。
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村口剛剛建好了一個旅遊接待中心。這幾年村裡以興辦度假村和家庭旅館兩種方式發展旅遊。現在,年接待遊客量已經達到3萬多人。瀛東村在觀光景區內,開設了一個特殊的農墾博物館,村民們搬來了家裡已經閒置多年的農具。
毛菊英:崇明開發了,大橋隧道通了,到這來的上海人比較多了。他們要到崇明來看看,我們瀛東村也在其中,像“五一”黃金週裡的1到5號期間床位基本上都滿了。
曾經被墾荒者的汗水浸泡過的一件件農具,講述著崇明島不再重演的圍墾歷史。在瀛東村口,一座花崗岩的雕塑,再現了當年最先到這裡圍墾的8個村民,它記錄了瀛東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