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1 / 4)

小說:再說長江 作者:這就是結局

2002年,在美國普華永道工作了兩年的陳支左回到中國,他選擇的工作單位恰巧就是他一直認為和自己很有緣分的上海證券交易所。

這次回來,陳支左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陳支左擔當著新產品開發部門的領導工作。

2005年,孩子們的母親也從美國回到浦東,進入中國銀行工作。

王平(陳支左妻子):他打電話回來,說決定去上海工作了,說在上海遇到了很好的機遇,很想在那定居下來。當時我覺得特別吃驚,不是說好了回北京嗎,怎麼去上海了呢?

陳支左(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開發部副總監):一方面我家就在長江邊上,應該算中游,安徽的巢湖,長江也可以說把我也連線到巢湖去了。坐船可以回家,從上海坐船,可以坐到巢湖的。

2002年,回國過春節的陳支左聽說上海要建成世界金融中心,他還看到很多金融企業、證券公司已經在浦東建立了分支機構,精於金融專業的他發現了用武之地。

十幾年來,浦東的流動人口增加了120多萬。走在浦東街頭的,有很多像陳支左一樣的人,他們腳步匆匆,充滿朝氣,20年前上海人自信的笑容,又寫在了他們臉上,只是他們中更多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少外國人攜家帶口落戶浦東,還給自己起了中國名字,他們都是“浦東人”。

眾多跨國公司的介入,為浦東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批世界醫藥巨頭紛紛搶灘張江高科技園區,他們投入在每公頃土地上的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由於借鑑了珠江三角洲的發展經驗,在張江,總投資超過12億美元的60個高科技專案幾乎全部都是知識密集型。

2005年,背靠6380千米長江的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4億4千3百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貨運港,而在10年前,上海港還是世界港口中的無名之輩。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十一集 浦東新高度(3)

每天的落日餘暉中,當“東方明珠”塔率先亮起燈光,整個黃浦江兩岸一片璀璨。如果沒有1990年浦東大開發,燈火暗淡的浦江東岸一定難以呼應對岸的明亮耀眼。在海關的鐘聲裡,浦東一天天亮起來了。

因為天不亮就要趕很遠的路去上班,在輪渡公司工作了幾十年的唐恩林,每天早晨都要靠5個小鬧鐘叫醒。他很得意,退休前從來沒有遲到過。

唐恩林(上海市輪渡公司退休職工):我那個時候搞機艙工作。我們不開的話,對面廠裡上班的連早飯什麼的都沒有。他們早班食堂都跟我們船走,去開飯什麼的都跟我們走。我們船第一渡過去了,浦東那時候還很暗的。

唐恩林記不得幾十年間在浦西和浦東之間往返了多少次,但清楚地記得那時江面上的情形。

唐恩林:我最早的時候就坐這個船模式樣的船,人多的時候,上面這個地方都在黃浦江水裡面開,人多啊。

1990年浦東確定大開發時,穿過上海市區的黃浦江上還沒有一座橋樑,連通兩岸的唯一交通方式,就是輪渡。直到1991年11月19日,5萬噸巨輪可以自由通航的南浦大橋橫空出世,歷史性地把浦東和浦西縫合在了一起。

1993年9月,楊浦大橋落成,還是斜拉橋,橋中心離水面比南浦大橋又高出了兩米。

楊浦大橋落成僅僅半年多,1994年4月1日,黃浦江上第三座斜拉橋開工,3年後徐浦大橋正式通車。

當決定在黃浦江上修建第四座大橋時,這4座橋樑的總設計師開始考慮,是否還要再建一座斜拉橋?

林元培(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設計上費功夫、施工上費功夫、研究上費功夫,這個橋不但是交通工具,它要體現出人文景觀。這些建築上的要求是非常鋼性的,一座剛挺的橋,和比較柔和的橋,放在一起,我覺得很合適。

2002年12月13日,世界第一拱橋盧浦大橋還在建設,上海當選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5.28平方千米的黃浦江兩岸,隨後被確定為世界博覽會會址。

包括中國最大的造船廠——江南造船廠在內,總共20多萬平方米的工業建築將成為未來各個國家的展館。

吳志強(同濟大學建築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在整個世博園區中間將近兩三千米長範圍內,同時一下子噴霧以後,在15分鐘之內可以讓周邊地區溫度降下來,在黃浦江邊上將形成一道世界上從來沒有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