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再說長江 作者:這就是結局

這是樂家生在這裡歡度的第三個聖誕節。為了留在古城,樂家生辭去了工作,也娶了一位中國妻子。

前後相隔80年,樂家生卻似乎和洛克靈犀相通,都因為麗江天生麗質的山水以及這裡淳樸的民風而停留在玉龍雪山下。遠比洛克來得幸運的是,他還握有最大的勝算,將自己的晚年安頓在這美麗的地方。

來自塞納河畔的樂家生,似乎更加欣賞麗江水系巧妙的設計,比如古鎮隨處可見的三眼井,順著水往低處流,連成3個流動的水潭——上層飲用、中層洗菜、底層洗衣,層次分明,數百年來不曾改變。

顯然生命中不會再有第二個選擇了,樂家生在古城十幾千米外的束河,又著手開辦了第二家店。在這裡,他將打造一個與小巴黎迥然不同的酒吧。

樂家生:這個酒吧也叫“小巴黎”,小巴黎一,小巴黎二,是小巴黎分店的意思,小巴黎麗江,小巴黎束河。

面對潮湧的遊客,麗江人不免開始憂慮,擔憂他們改變了麗江傳統的步調,甚至破壞了它古樸的情調,麗江人萌生了守住傳統的意識。

慕名而來麗江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旅遊旺季,李實的激沙沙客棧,十幾個床位經常被預訂一空。

李實最近又租了一個院子,開辦分號,使得接待量增長了一倍,但房間都是不帶衛生間的普通客房,為能提高價位,李實的夫人極力說服,要李實重新裝修客房。在老宅子裡大興土木,李實一時還拿不定主意。

李實一家的討論:我們這個激沙沙在遊客當中比較有知名度,沒有標準客房比較被動。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遺產之內了,遺產怎麼能變呢?變了就不是遺產了。你說的這個也是事實,但是,我說的是保持原汁原味,都搞成標間,客人去住(賓館)標間得了嘛,那種賓館標間多了。但是,很多人家都在改了,我們家沒有。是的,這個也是個事,剛才,還有人在問有沒有標間,這個有點被動,但是,我們不需要跟人家隨大流地去走。現在這個年代需要競爭,做生意的也是。競爭歸競爭,但是,我說的是從長計議,更長遠的一種競爭法,你們考慮一下。

好吧,我倒是贊同我爸爸的說法,大家都改來改去,改成賓館式的有什麼意思,世界遺產去哪裡找?

這樣的討論,在李家不止一次了。而李實的堅持,似乎也只有在納西人對古城那份古樸而堅貞的情感中,才能找到答案,包括古城的一草一木,每一條溪水,每一座橋。

第四集 金沙流韻(3)

從最大的石橋,到僅有兩米長的木板橋,古城的水上總共354座橋,密度之高,也是全國之冠。在河水流過古城的北端,有一座古橋,名字也很別緻,就叫“水上有橋,橋上有水”。

如今;橋已不復存在,但老麗江人卻記得,那是一座具備疏導洪水功能的橋,洪水先是被匯入這座橋,再引到水流最大、最快的中河,快速流動的中河水將洪水衝出城外,就這樣巧妙地利用了城裡的水系統,而保證了古城和古城水系的安全,麗江也因此安然無恙到今天。

供奉在古城外靴頂寺裡的銅像,就是納西人崇拜的水神。

在納西人看來,人與萬物原本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和人類一樣,萬物本有靈,因此在他們堅定的信仰裡,崇拜著山川,珍惜著草木,自然也更景仰著與他們禍福相依的水,那是大自然的賜與,是麗江的魂。

同樣抱著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宣科把精通古樂的老人們重新聚在一起。

這些樂手有的是教師,有的是裁縫,還有馬幫的領隊,正是這群身份不同、年齡古稀的老者,組成別開生面的納西古樂會,在1981年的第一場演出之後,震驚了世人。

一種深藏唐宋古風,有著漢族道教神韻,卻早在中原銷聲匿跡的古樂,藉著納西的老樂手,悠揚地在古城的夜空中飄蕩,似乎又找回了古老的樂魂,欲罷而不能。有人說,儘管這不是記錄在音樂史籍,或是大劇院演奏的音樂,但他們中間或許坐著不為人知的麗江巴赫。

樂天知命的麗江人,尊重著自己的傳統、尊重自然,這也就等於尊重了古城的價值,尊重了自己生命的存在與延續。

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日復一日地流動在古城之中。這就是麗江,一個給過許多人祝福,同時也讓許多人為她祝福的地方。而這靜靜的清泉、悠悠的流水,也將把這些祝福帶到金沙江,帶到與它緊緊相連的長江。 (編導:謝媛/攝影:朱奕)

第五集 一江東去(1)

南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