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再說長江 作者:這就是結局

00萬人走了,卻留下了一部珍貴的檔案。今天,在世紀大壩夢圓的時刻,我們只有從這些檔案中才能尋找到他們留在家鄉的最後的身影和消失的家園。

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裡,人們會從這些影像記錄中,感受到這些移民家庭有如一塊塊基石,築就了一個時代的偉大工程。他們的身影,永遠留給了大壩,留給了長江。

截至2006年5月,三峽庫區共移民112萬人。2009年三峽水庫將蓄水到175米,隨著水位不斷上升,三峽移民仍在繼續進行。(編導:王世偉/攝影:陳林聰 李亭 朱奕)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七集 壩夢千秋(1)

今天,這裡成了人與大自然親密對話的傑作,長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壯美。但在20年前,這裡還是荒江急流,滿山野石。有人說,三峽工程是考驗當代中國人智慧和實力的工程。還有人說,中國人根本不可能建起三峽工程。

1981年1月3日,寒風凜冽。這一天,中國人第一次截斷了浩浩大江。就在三峽南津關外的葛洲壩工地,人們一大早都趕來爭睹盛況。當時又有多少人想到,這座大壩,只是另一部更加宏偉交響曲的前奏。

20年後,船過葛洲壩,進入西陵峽。在這個千百年來以險灘暗礁著稱的峽谷中段,又一個截斷萬古江流的宏大樂章,已經響起。

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那座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壩的葛洲壩,20多年前的落成,就是為這個曠世工程預留下的伏筆,它驗證了中國大型水利工程關鍵技術的條件和能力,讓中國人有了足夠的膽識,去跨出這重大的一步。

今天,三峽工程2000多米長的大壩全線貫通。伴隨著當今世界第一大壩的日夜成長,千萬年來奔流不息的大江開始有了未曾有過的改變。

2004年的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持續襲擊長江上游,洪水在中游最險要的荊江河段一度逼近警戒水位。

與此同時,在三峽右岸工地上,工人們正冒雨進行大壩鋼骨結構的焊接。根據預報,未來幾天,一波接近1998年最高洪峰流量的特大洪水,即將透過三峽大壩。面對來勢洶洶的大水,還在施工中的三峽大壩能夠從容應對嗎?

這是三峽大壩下游4千米的黃陵廟。1870年,一場大水,使得兩湖平原一片汪洋,洪水氾濫面積達30000多平方千米,千百萬人慘遭滅頂之災。黃陵廟前,長江水位高達81米,比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的1998年特大洪水還要高出十多米。洪水衝進了黃陵廟,一直淹到了將近4米高的大禹神像的頭頂。

大禹,這位中國人頂禮膜拜的治水英雄,三過家門而不入,留下千古美名。他頭頂高懸的 “鑿石安瀾”寄託了華夏先民安定波瀾、治水除患的夢想。但在1870年的夏天,“鑿石安瀾”顯得如此遙不可及。

1870年的洪水在黃陵廟大禹殿的16根廊柱上,留下了令人震驚的水痕,這些水痕最終為130多年後的三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水文科學依據。

就在此時,長江6年來最大一次洪峰抵達三峽壩區。這是一場繼1998年之後最大的長江洪水,這也是三峽工程蓄水135米後,第一次面對生死攸關的考驗。

那些大大小小的洪災,幾千年來,生活在長江兩岸的中國人至少經歷過數百次。

據水利專家估算,三峽工程完工後,每年汛期可預先排水騰出兩百多億立方米的水庫防洪容量,搶在下游出現險情之前,以大壩攔洪蓄水,等到洪峰過去,再開閘洩洪,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長江洪水的威脅。

三峽大壩全長千米、高185米,2004年9月時大壩主體已經完工,剩下的600多米長的右岸大壩還在緊張施工,而替代右岸大壩臨時擋水的是一道僅有140米高、單薄的混凝土圍堰。如果上游來水超過臨時圍堰的承受能力,洪水將漫過圍堰,漫過施工中的三峽工地,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時,三峽工程告急!荊江告急!長江中下游告急!

危機當前,三峽工程緊急啟動了錯峰分洪的排程系統。頃刻間,長江出現了未曾有過的奇特景象:洶湧怒號的洪水,忽然安靜了下來,彷佛懸崖勒馬,洪流止於壩前。幾天之內,水庫水位從原本的135米,緩緩上升了米。

僅僅米,就有約5億多立方米洪水被攔蓄下來。

幾天後,下游洪峰逐步消退,三峽大壩陸續開啟20多個閘門,把攔蓄的5億多立方米洪水洩出。5億多立方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