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側璀璨的燈光,正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眼神。
是的,對南京這座燈火交替的城市來說,火光湮滅的時刻,就是燈光耀眼的時候。(編導:趙恆剛/攝影:何威 朱奕 陳林聰)
第二十六集 江村變遷(1)
從高處看武家嘴村,見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這個戶均資產達到600萬元的村落到底有多麼富裕,因為村民的財富,都集中在他們的船上,而他們的船,都在長江裡。
2005年,中國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普通鄉村。
在村裡的生態園,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上生物課,這堂課的學習內容是“認識梅花鹿”,十幾頭梅花鹿是蔣巷村特意從東北引進的。
生態園佔地500多畝,除了梅花鹿,其他在這裡養殖的雞、羊、豬等各種家禽,其實過去都是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如今,村裡的孩子只有在這樣的生態園裡才能認識它們了。
這裡就是位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北部,只有700多人口的一個鄉村——江蘇省常熟市蔣巷村。
通常,孩子們會到村養老院的爺爺奶奶家吃午飯。在這個村,60歲以上的老人們如果願意,可以住進村裡免費提供的老年公寓。每個月,他們都能領到近500元的養老金。
孩子們的父母大多在村裡的鋼廠工作,這座鋼廠的年產值有1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長江上游地區一些縣的全年生產總值。
全村的1400畝糧田,承包給7個種糧大戶種植,機械化的耕作使這片田地上的春種秋收變得十分輕鬆。
雖然有養老金,還有不少老人參加村裡的衛生服務隊,美化家門口的環境,還可以多得一份報酬。在村裡,每一個村民都享有工作的權利。
在長江三角洲,像蔣巷村這樣的鄉村並不少見。
石臼湖邊——南京高淳縣的武家嘴村,敲敲打打的聲音從村民武學建家新造的鐵船上傳出來。這條船的排水量是5000噸,再過20多天,長江汛期一到,石臼湖的水漲起來時,造好的船就該下水了。大船已經造了3個多月,武學建每天從早到晚都呆在船上,距大船不到200米,就是他的家。
來給武學建幫工的都是本村和鄰村的農民,他們每年都在湖邊造船,隨著船越造越大,他們都已成了經驗豐富的造船工人。
武學建家的這條船,是2005年武家嘴村在村口建造的最後一條大鐵船。
從高處看武家嘴村,見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這個戶均資產達到600萬元的村落到底有多麼富裕,因為村民的財富,都集中在他們的船上,而他們的船,都在長江裡。
武學建家有3個女兒、1個兒子,兒子剛從南京的水運學校畢業,拿到了輪船駕駛證書,即將成為家裡新船的船老大。大女兒愛華從小跟著父母在長江上跑船,早就是一個老水手了。
於小菜(武學建妻子):她最大,她吃苦,她大當然是她吃苦。
武愛華(武學建女兒):我在家是老大。
於小菜:我們以前搞魚,後來搞運輸,開始是七八噸的船,後來是30噸的船,現在造到2000噸的,再就是搞到這條,搞到這條最大的了,我們沒有精力搞了,年紀大了。
眼看汛期就要到了,看著其他村民已經造好停在村口湖邊的大船,武學建的心裡有些著急。
武學建(武家嘴村村民):哪一家都比我的船大,我們就是最差的了,這個怎麼講呢,你造了1000噸的,他還要造2000噸,對不對。人往高處走,水往下流。
20年前,石臼湖和洞庭湖、鄱陽湖一樣,是長江流域僅有的3個可以直接連通長江的內陸湖。湖邊的武家嘴村有203戶人家、881口人,人均不到3分口糧田。雖然守著村前30多萬畝的湖面可以捕魚摸蝦,可是每到冬春枯水季節,一些村民還要走街串巷、乞討為生。武家嘴村,因此得名“漁化子村”。
改變是從1982年4月的一天開始的。那一天,武家嘴村集中村裡全部72條小木船,由70多名青壯年勞力跑運輸,從安徽蕪湖裝黃沙運到南京,一趟就賺了1200多元。
半年後,村裡一個叫武繼軍的年輕人籌錢12000元,買了一條68噸的大木船率先劃入長江。那時,中國農村的改革已經全面開始,一個新的名詞出現了,年收入過萬元的家庭被稱為“萬元戶”,武繼軍,很快成為武家嘴村的第一個萬元戶。
武繼軍(武家嘴村黨支部書記):南京市開會說要我去參加,我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