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知道。
魏徵:你沒有去過廣州,怎麼知道狀紙上說的是真的?
馬周:狀紙上的內容是真是假我不敢說,但是拿狀紙的人被人殺害卻是我親眼所見,不會有假。
兩儀殿內,魏徵將調查內容向李世民介紹:如果揭發的事實確鑿,他不僅貪贓枉法,而且欺壓百姓。阻礙貿易,罪名也不輕。如果殺人的事情也有,那等於殺人越貨了。
房玄齡:黨仁弘曾經是秦王府將軍,戰場上表現英勇,他怎麼會變成這樣?
侯君集:嶺南地方偏遠,官員多不願意赴任。加上民風剽悍,都督管理所有事務,使用強力是難免的。是否因此引發事端,也未可知。
杜如晦:黨仁弘原是秦王府將軍,這個事情真的傳揚出去,對朝廷會有不良影響。百姓會認為,陛下當年的手下,專事違法什麼的。
魏徵:現在事情還沒有水落石出,真相如何還不能確知。所以我們討論的應該是如何處理,是繼續調查還是就此放過,至於百姓會如何看,似乎不應該是問題所在。
杜如晦:如果犯法事實俱在,即使是原秦王府的舊人,就更應該從嚴處罰。認真執法,才可以正天下視聽。
李世民一臉憂鬱。
魏徵:造謠者的問題已經很清楚,他就是要投訴一個案件,但是,衙門不接受,所以想到了歌謠的辦法。現在的問題是,朝廷要不要對黨仁弘作進一步調查。
李世民:不要爭了!朝廷制定了法律,又包庇甚至縱容大臣犯法,吾誰欺,欺天乎?朕命魏徵為全權大使,徹底調查此事。
魏徵:臣領旨。但我有兩個要求,一是調黨仁弘進京,同時派御史再下廣州;二是馮嶺南先留在長安。
李世民:好,朕都準了。
馬週一身道士打扮,手持一個“知命”幡旗,胸前掛著一隻圓形古鏡,邁著方步,一副通神知命的樣子。
馮嶺南與兩個隨從,無所事事,在長安閒逛。馬周與馮嶺南迎面相見。馬周凝視馮嶺南,啊的一聲昏倒在地。馮嶺南與隨從將馬周扶起。馬周好像不敢看馮嶺南的臉,急忙忙逃走了。馮嶺南:跟上,看看他有什麼花頭。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一章(5)
長安街上幾次轉彎,馬周也沒有甩掉馮嶺南等。馬周跑進一死衚衕,蹲在街角喘著氣。
馮嶺南三人過來。馬週一臉無可奈何的表情。
馮嶺南:你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