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貞觀之治 作者:竹水冷

,陣前軍士吶喊,也要合黃金中律。

終於,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受李淵派遣東征洛陽,意圖將唐擴充套件到潼關以東,進而統一中原。

太廟,李淵的百官歡送陣營。

唐字旗,行軍總管字旗,秦字旗;如林的矛尖;盔上的紅纓、黃纓、黑纓、白纓。

黃纓盔下,李世民年輕的神色裡有因久經場面而漫不經心的優越,他擺了一下頭,目光如劍。軍鼓擂起,漸強至震人心肺。李世民終於微笑了,用手理了一下髭。李淵拉住李世民的手。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貞觀之治 第一章(5)

李淵:二郎,大唐建立數年,天下依然紛爭,掃平天下,在此一舉。

李世民:請父皇放心。

李建成:(扶著李元吉的肩)四弟,我在長安等著你的喜訊。

李元吉:大哥,放心。

玄武門,李建成、裴寂隨李淵在玄武門上,至牆頭向東瞭望。

極遠處,大唐東征軍裹起煙塵,緩緩移動。

李建成:父親,大軍後天就出潼關了。

李淵笑著:稱我大唐皇帝!那是我大唐的軍隊出征,我大唐要統有中原。對。我為皇帝,你為太子,這是大事,不可掉以輕心。李淵又回頭望了片刻:喚長孫王妃來。

李淵看著長孫王妃,突然也有一絲憂鬱:二郎他……千萬……活著回來啊。

長孫王妃:父皇怎麼了?

李淵剋制住憂鬱:我記得你生在洛陽?

長孫王妃:是,我和哥哥無忌都生在洛陽。

李淵:你十三歲嫁到我們家,嫁給二郎,現在,還記得洛陽嗎?

長孫王妃:我們的先祖是鮮卑拓拔氏,很早就隨文帝從平城遷到洛陽了。雖然我們的祖父和父親在隋朝為官,但是父親早亡,舅父收留了我和哥哥無忌。洛陽,記不得多少了。

李淵:啊。你舅舅高士廉,助我立大唐有大功。你哥哥無忌這次隨二郎東征,你們一家都為大唐出了大力。你舅舅有訊息嗎?

長孫王妃:他還在嶺南,回不了長安。

李淵:嗯,這次東征,還顧不上嶺南,嶺南是一定要奪取的,讓你們長孫一門團聚。你們好像還有一個哥哥安業吧?

長孫王妃:安業是我們的同父異母哥哥。父皇剛才好像有什麼擔心?

李淵:噢,我只是……

長孫王妃:二郎他不會怎麼樣的。我嫁給他時他十七歲,已是有擔當的男子漢,今年他二十一歲了。這些年,他打敗薛舉、劉武周,這次取洛陽,難道還有更合適的人嗎?

李淵轉身望向遠征軍消失的方向:二郎是我最信任的,他總是能擔當大任,總是打勝仗。洛陽固然要取得,大唐固然要得天下,可是,二郎如果有什麼意外,我寧可緩得天下。今日取洛陽是取,來日取洛陽也還是取,而沒有了二郎,就可能取不了洛陽。

長孫王妃:父親不要不開心,古人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征伐是大事,一定要做的。不擔心,要做,擔心也還是要做,不如放心來做。

李淵:說得好,通情達理,國家最大的事,確實是祭祀和戰爭啊。

潼關外,遠處山色蒼茫,近處蒿草密佈。秦王李世民披甲騎在馬上。房玄齡、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隨在後面。李世民停下馬四下望著。

李世民:我聽說關東人傑地靈,怎麼出了潼關,快近洛陽了,一直都是蒿草,洛陽可是隋朝的東都啊!

房玄齡:天下大亂,多年征戰,關中與中原阻隔,商旅不通,當然是這樣,殿下不必多慮。

新安元帥帷帳中,李世民、李元吉、屈突通、李世�等坐在馬紮上在看鋪在地上的地圖。史萬寶、劉德威、王君廓、黃君漢在上述人等對面。不斷有文武職人員進出,悄聲彙報和領命。

李世民拿著指揮杖,在地圖上點畫:北邊突厥與洛陽秘密聯絡,已經被我們阻斷。從我們出征到現在,王世充已經調派他的魏王南守襄陽,荊王西北守虎牢,宋王北守懷州,他們隨時可以增援洛陽。王世充是個懂兵法的人。至於洛陽,王世充派他的太子和魯王守洛陽東面,齊王守洛陽南面,楚王守洛陽皇城,漢王守含嘉糧倉,王世充自己率領三萬騎兵和步兵,抵擋我們。將來攻打洛陽,場場都會是硬仗。

李世民:行軍總管史萬寶,你的宜陽府軍攻佔龍門,控制洛陽南方;懷州總管黃君漢,你的府軍,進攻回洛,控制洛陽北方;將軍劉德威,率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