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啊,何時進取中原,我們議論、準備了這麼久,只等時機了。
貞觀之治 第一章(4)
太極殿外,李元吉迅猛走向大殿,常何在後厲聲:齊王不得執劍!衛士持矛逼住李元吉。李元吉揮劍將矛格開,金屬撞擊聲在殿前回蕩。常何再次厲聲:繳齊王械!
李元吉想了一下,將劍遞給常何,在常何接劍的一剎那,李元吉反手用劍逼住常何咽喉。常何不為所動。
常何:覲見陛下,齊王不可帶劍!
李元吉恨而無奈,收劍入鞘,遞給常何,轉身入殿。
太極殿內,李淵垂著眼睛,李元吉近前坐下:父皇,我來了。
李淵抬眼逼視:我聽見你又在惹麻煩。你在晉陽的荒唐,我有所聞。
李元吉:誰說的?這是誰跟我過不去!
李淵逼視的眼光轉為探究的眼光,之後垂下眼睛:四郎,晉陽是我們李家的根據地,馬虎不得。
李元吉:我沒有馬虎呀。
李淵:你在晉陽每天遊獵……
李元吉:是,打打獵……
李淵:你的遊獵,騷擾百姓!你強搶民女,白晝宣淫……
李元吉:是,女人嘛……
李淵:混賬!你失了晉陽的民心,天有不測風雲時,晉陽是我們唯一的退路!
李元吉:唉,你和母后從我生下來就對我沒有好臉色。母后甚至都不想要我了。不就是嫌我醜嗎?要不是奶孃,我都活不到今天。
李淵嘆了一口氣:你母后也不在了,就算了吧。
李元吉:可是父皇到今天也沒有好臉色。我也不指望了。過了明天我就回晉陽去。
兩儀殿,李淵坐在席位上,問李世民:二郎,如果我們東進中原……
李世民:父皇終於下決心了?
李淵:我要先問問你。
李世民:打敗劉武周之後,我就想東出潼關,進取中原。
李淵:河南有王世充,河北有竇建德,南方有蕭銑,各立朝廷,實力都不弱啊。
李世民:我們也不弱啊。
李淵:這三股大勢力,你想先攻取哪一個?
李世民:當然是王世充。
李淵:如果王世充與竇建德聯合,你怎麼辦?
李世民:我不會讓他們聯合。王世充在河南,竇建德在河北,當中的這條黃河,不是好過的。另外,請神容易送神難,即使他們聯合,也會互相猜忌。所以,一、黃河不好渡,地理上有困難,聯合不易;二、即使要聯合,也會猜忌。這兩條都是兵家大忌。
李淵:武德元年四月,你和建成打過一次洛陽,不是沒有打下來嗎?
李世民:此一時彼一時,那時河南還有李密、宇文化及,現在只剩下王世充,反而好了,可以先取王世充,造成關中與河南連成一體,北上可打竇建德,南下可取蕭銑。
李淵:想不到你已經有謀略了,那,時機呢?
李世民:春天不行,草剛長出來,夏天,草長好了,馬就沒有問題了。
李淵:好,好,準備半年。
李世民:陛下,唐朝取得中原,在此一舉。
太極殿內,君臣商議東取中原。他們當中鋪著拼成的羊皮地圖。李淵執杖立在地圖前。李淵:秦王擊敗劉武周之後,大唐終於可以攻取中原、一統天下。左僕射,你還是認為時機不到嗎?
裴寂:晉陽起兵,是因為隋末天下民心大亂,亂到現在,剩下五六家分據天下,民心開始各有所歸,攻取中原,也就不比以前了。聽說,竇建德在河北有民心,這就難了。
李淵:你是說,天下大亂,才是時機?
裴寂:取天下,民心歸向總是大事。
李淵:尚書令?
李世民:民心固然重要,但最後的安定,還是要靠天下一統。我以為,時機其實到了,就在夏天。天下畢竟是打下來的,而且,現在關中安定,沒有後顧之憂,軍士一直在打勝仗,氣焰高,正是攻取中原的時機。
李淵:太子?
李建成:秦王滅劉武周,兵氣正盛,應該是時機了。
李淵:從現在到夏天,有半年,籌劃充足,可以打。攻取中原,由秦王領兵。
李淵看了一下李元吉。
李淵:齊王,你輔助秦王,東取中原。朝廷上下都準備吧。這半年,就做這個事情。
裴寂:這是大事情。舉國征伐,要占卜,擇吉日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