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的王位!大軍在外,暫時不可能歸國,留守國都之兵力極其薄弱。這不是弒殺國君、篡奪王位的絕佳機會嗎?

如何發動兵變?

伍子胥早就推薦專諸,目的就是提供這一天之需。

公子光叫來專諸,語帶玄機地對他說:“不求則得不到。”

專諸立刻會意,當場回答:“是該弒殺國君的時候。王母年老,王子年幼,兩位王弟都率軍前往楚國……”

專諸之事,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有記述。

“我身乃子(你)身。”

聽到公子光這句話後,專諸決心為知己者死。

光將武裝士兵埋伏於窟室(地下室)後,在自己的宅邸招待國君。

不過,吳王對自己周遭警衛非常細心。駕臨時,沿途盡是警備士兵,進入光之宅邸時,也到處部署心腹部下,拿著長劍的御林軍須臾不離吳王身邊,自不待言。

專諸端著盛有烤魚的盤子,走到吳王面前。

那個時代規定到君王面前的人一定要“身無寸鐵”,唯一的例外是忠心耿耿的御林軍將校。兩百多年後的秦國宮廷情形則為:佩戴武器者只有國君,武裝御林軍侍立於相當距離的階下。因此,始皇帝遇刺時是由御醫擲藥箱搭救的。

刺客最費思量的是:如何帶武器到國君面前。

專諸用的方法,是將匕首藏在烤魚肚裡,佯裝送菜,走到國君面前,然後,迅速取出匕首,刺向吳王胸部。

吳王僚當場斃命。

這樣說好像很容易。實際上,端菜走到餐桌之前,要是神態稍露不安,就會有被懷疑的可能。因此,幹這件事情的人得具備極大膽識。而且這樣的行刺不許失手,非一刀刺中對方要害不可。所以,武藝也必須非常練達。

伍子胥找來的專諸就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

()好看的txt電子書

專諸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他當然沒有生還的念頭。

刺死吳王的剎那,吳王身邊御林軍的劍已刺到他的身上。

專諸也當場斃命。

公子光立即命令在地下室待命的武裝士兵發動攻擊,殲滅了所有的吳王近臣和御林軍。因主子被殺而戰意喪失殆盡的這批人,哪有抵抗能力呢?

光旋即即位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

新王即位後,第一件事情是起用專諸之子為上卿。

“我登場的時候到了”。伍子胥把這一段時期使用的鋤頭、犁等農具收進儲藏室。新王使者前來迎接他,是發生兵變後的第二天。

吳王闔閭任命伍子胥為“行人”。

“行人”一般被認為是外相,實際上,這個職務比外相更為重要。根據周朝的制度,行人掌管接待及管理諸侯,天子的任務在於統御天下諸侯,因此,行人的職務是輔佐天子最重要的政事。雖然吳只是諸侯之一,在制度上卻以周王朝為準。行人與其說是外相,毋寧說是宰相較為正確。

《春秋戰國——戈馬鐘鼓殺與盟》第二部分(8)

闔閭父親諸樊的么弟季札,以使節身份出使晉國。

季札素被譽為賢人。闔閭之祖父壽夢,原本準備將王位讓予幼子季札,後來由於他堅持不接受,所以訂立由幾個兒子輪流繼位的規定——這件事情已如前述。

季札由晉國歸來後,國人莫不密切注意他的言行。

季札本來是可以成為吳國國君的人物。但他一再謙讓,實在拗不過請求時,就出走離去。因此,每一任國君都對他另眼看待,將他置於僅次於國君的地位。也就是說,無論誰當國君,他都是第二把交椅的人物。

他的發言格外有分量。這樣的他,對這次的兵變會有怎樣的意見呢?

季札終於說了:“不忘奉祀祖先,使人民不違背主子,虔誠供奉社稷(國土守護神)——誰能做到這些,誰就是我的君主。我對任何人都無怨恨。哀悼死去的僚,伺候活著的闔閭,等待天命,是我此刻的態度。”

這可以用“明哲保身”來形容。永遠不居首位而甘心屈居第二,這種恬淡態度,往往會獲得人們的好感。倘若此時他對闔閭有所責難,吳國一定會再度發生混亂。因此,他的保身主義,從另一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是保國主義。

聽到季札發表的言論,闔閭大大吁了一口氣。

出征楚國、被截斷退路的僚的兩名弟弟燭庸和蓋餘,在聽到哥哥僚被殺、光自立為王的訊息後,便率領全軍向楚國投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