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
中原文明於公元前五、六世紀,如浪濤般湧向南方。
春秋戰國五百餘年期間,中國所以未如三代(夏、商、周)之統一,原因並不在於缺乏英傑之士出現。
前列春秋五霸都是極其優秀的英傑。而在秦始皇登場之前,統一之事遲遲未實現,原因何在?
()好看的txt電子書
當時的最大課題是中國之統一。
而中國卻在不斷膨脹。
原先的中國只包含黃河中游地區,之後逐漸向南方擴張,使得天下英傑難於掌握。
下面要敘述的是以伍子胥及范蠡等人為主角的吳越爭霸,並不是單純的戰爭故事。讀者必須明白,吳越鬥爭因中國文明擴張而起,而中國本身之範圍則因吳越戰爭而更加擴大。
這是一種史觀。
我們且把故事從剛病癒的伍子胥,一隻手牽著勝,另一隻手拄著柺杖,踉蹌踏入吳國的場面說起。
“如果說是因為季札出走,所以勢必由下一代承繼,也應該由長兄之長子的我繼位才對呀!”內心不滿的光,仍不得不在堂弟僚的面前稱臣下跪。
現在的上海、蘇州一帶便是當時的吳國。這是長江下游之南方地域,也就是所謂的“江南之地”。吳國國都在太湖之東。
與中原諸國及楚之國都不同的一點是:吳都周圍並沒有城牆。
伍子胥牽著建之遺子勝的手,來到吳都。
江南之地有許多河流,無數大小運河如網一般密佈其間。後來的吳都蘇州,甚至有“水都”之稱。
由於街上散佈許多河流,所以隨處可見橋樑。後世詩人白居易也有“紅欄三百九十橋”之名句。
做過乞丐的伍子胥自然是一身襤褸。
他在橋旁地面,頹喪地坐下來。自古以來,乞丐都喜歡待在橋邊,這是因為一旦遇到驟雨,就可以立刻躲到橋下。
伍子胥坐在最接近宮殿的一座橋旁邊。其實,他選擇這個地方是有目的的,並不是單純在這裡呆坐著。
那是甫出宮殿的達官貴人乘坐馬車的地方。自用馬車來到之前,廷臣都在這裡稍作等待。因為駐留的時間短暫,所以他們習慣不和別人談論公事,只是無所事事地站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春秋戰國——戈馬鐘鼓殺與盟》第二部分(4)
伍子胥連續在這個地方坐了十天左右,仔細視察從吳王宮殿出來的官員。由於隨從會呼叫主子的名字,所以,廷臣的身份大抵都可判斷出來。歷代出仕於楚國宮廷的伍子胥,對宮中的一切當然知之甚詳。很快的,他對出入宮殿的廷臣的視察已相當透徹了。
耳聞果然沒錯,公子光才是真正的大人物!這是他得到的結論。
公子是太子以外王族所有年輕男性的泛稱,並非僅指國君之子。這位名叫“光”的人是當時吳王僚的堂兄弟。
光負責的主要事務是吳國軍事。
一天,看到光有些焦躁地站在那裡時,伍子胥走過去,在他旁邊自言自語地說:“吳國,人也忒多了。”
利用等馬車的時間發發牢騷,是貴族以及廷臣們的習慣。擔任相當於國防部長職務的光,屢次請求增撥兵員,卻未獲準,因而日前對家臣說了一句——我國人口少,所以也沒話可說。因此,雖然對方只是一名乞丐,“人忒多”這句話他實在不能置若罔聞。光大步走上前說:“嘿,叫花子,你剛才說了什麼?”
“我說,這個國家大概由於人太多,所以到處都是兵士。”伍子胥回答。
“你是個瞎子,是不?哪裡有兵呢?”
“這裡看不到,可是我猜想兵士應該很多。”
“你為什麼這麼想呢?”
“因為國都沒有城牆。萬一外敵攻來時,不是需要無數兵士來防守嗎?”
“我國是絕不會被外敵攻打的。”
()好看的txt電子書
“那你們只知道發動攻擊囉?”
“沒錯。”
“攻打別國,國內也需要大批留守部隊。所以我說貴國人忒多嘛!”
伍子胥說著,抬眼望了一下公子光。
他的觀察一點沒錯。
光的任務不單是外徵,巡視國內的機會也很多。他這時候掌握的軍隊極其有限,因為國都非部署大批留守部隊不可。
在這以前的吳,常有攻打西方楚國以及被楚攻打之事。他們可以專心對楚作戰。可是,後來的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