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背景?一個賣PC的企業,又需要什麼了不得的背景?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忽然對老邁的柳傳志先生產生了深深的同情。
如柳先生所言,今天的聯想控股儘管有著顯赫的影響力,但它涉及到的相關產業,的確都在完全競爭的行業之中。比如聯想集團,不過是一家基於PC品牌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神州數碼不過是專做國外大的產品品牌代理業務和軟體業務的公司;聯想投資的高科技領域、風險投資和弘毅投資的併購投資管理,以及融科智地的房地產開發,都是基本上沒有政策門檻的行當。
換句話說,柳傳志可以進入這些領域,浙江溫州或者福建泉州任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商人一樣可以進去,並能迅速成為柳傳志的競爭對手。
但兩類企業的制度性格局卻反差驚人。比如溫州的奧康,王振滔以3萬元起家,今天已經積累到近50億的資產。如此龐大的財富,其產權當然僅僅屬於王振滔,別人無權置喙。如果有人要想拿到奧康的股份,必須腰纏龐大的資本,方可展開溝通。柳傳志的格局當然遠遠不如王振滔。今天的聯想無論有多大的盤子,其大股東必然是中國科學院。幾年前,聯想當然有過產權意義上的改制,柳傳志和他的管理團隊由此開始持有一定數量上的股權。但無論如何,今天的聯想,依然是一家以國有體制為主導的股份制公司。
現在的局面顯然是由於一些常識的缺席,比如企業產權的自然人性質最終將決定企業的發展能力;比如企業創始人制度和創始人期權制度的建制不足會導致企業的價值模糊;還比如,可能正是抽象的國有股權佔據了企業的重頭,企業的內部才會滋生嚴重的官場文化,人與人之間的內耗將因此損傷企業的發展。但人們的觀念,甚至是主流觀念,並不認同上述常識。他們會將一家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上的革新解讀成分配不公和國有資產流失,甚至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