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裘冕有沒有細細檢查過了?用料、紋飾等是不是確認無誤?”沈度這樣問道。
大裘冕是皇上祭祀昊天上帝的禮服,代表著皇上對上天的敬意,半點差錯都出不得。若是真有人想對付織染坊,就只能在大裘冕本身做手腳了。
“屬下已經細細檢查過了,用料和金線都沒有問題,十二章紋飾都齊全,而且都繡得極其威嚴。為了穩妥起見,屬下還讓繡娘多繡了一件,以備不時之需。”池青這樣答道,話語中有沉穩和自信。
大裘冕的事情甚是重要,從定製到最後檢查,池青都參與其中,每一個細節都很清楚。
“這兩件大裘冕都要送到少府監嗎?若是同時出現意外怎麼辦?”沈度緊接著問道。
“都要送到少府監。以前還從來沒出現過差錯,織染坊將冠冕交給織染署後,任務就算完成了。”池青依然詳細地回答道,心中有些疑惑。
這事,織染坊都熟門熟路的了,不太可能會出什麼差錯,主子為何如此審慎?
沈度也無法想池青解釋為何,他總覺得顧琰是在提醒他大裘冕有問題,她不明說,只能說明連她本身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過了一會兒,沈度才定下主意,這樣吩咐道:“立刻讓繡娘趕製多一件,少府監那裡寧可拖兩天!”
他倒想看一看,大裘冕能出什麼事,當中又會有什麼牛鬼蛇神,不妨將計就計。
池青雖然不解,但是沈度的吩咐,他必定會照辦。若合整個織染坊繡娘之力,幾天趕製一件大裘冕是可以做得到的。
“另外,你立刻去找宋鴻,讓他趕緊回織染署坐鎮。真出了什麼事,他這個織染署令第一個逃不掉!”沈度下了第二個指令,以未雨綢繆。
池青離開後,沈度想了想,仍是不夠放心,又給陳維下了一個指令。郊祭之時,虎賁軍肯定要護衛在側,陳維作為虎賁副典軍,肯定會前去的,或可護航一二。
另一邊,在成國公府內,秦績看著面前的華衣男子,扯出了一絲微笑,然後淡淡地說道:“殿下為何想打織染坊的主意?”
他面前的話語男子,長得和三皇子朱宣明很相似,只是他此刻眼神閃爍,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氣度威勢就比朱宣明差了一大截,秦績看不起他。
這華衣男子,正是朱宣明一母同胞的弟弟,七皇子朱宣信。他出現在成國公府這裡,是為了和秦績談一樁合作。
“實因本殿下手頭太緊,而京兆最大的商號就是織染坊,織染坊東家池青背後只有少府監的勢力,只要我們少府監和池青端了,就不愁織染坊不入手中!”朱宣信這樣說道,眼中的貪婪十分明顯。
朱宣明和朱宣信雖是一母同胞,但兩人才能相差太遠,與朱宣明一對照,朱宣信就好像扶不上牆的爛泥一樣,整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沒有什麼好做了。
吃喝玩樂是需要大把錢財的,秦績總是聽朱宣明提起暗中給了多少錢財朱宣信,縱如此,朱宣信仍時時手拙,經常問淑妃要錢。如今,竟將主意打到了織染坊這裡。
“殿下有何良策?”秦績隨意地問道,對朱宣信這個人並不太信任。一坨爛泥,能有什麼好主意?
“良策是有,但還要世子相助才是。我探聽到少府監將大裘冕交給了織染坊製作,只要我們這樣做,就讓少府監和池青一窩端了……”朱宣信這樣說道,眼神因想到織染坊的錢財精光閃閃。
秦績聽了朱宣信的話語,倒對他高看了一分,他說的這個辦法,聽著還不錯。如果真的謀劃順利,織染坊真的可以順利收入手中。
(章外:火車誤點,比較晚才回到廣州。心塞,果然一更就像寫單機版,人都不見了,555~~)(未完待續。。)
ps: 照例感謝floodjiang和只懷念的平安符,感謝只為種菜的兩票粉紅,謝謝大家!
168章 郊祭意外
郊祭是王祀之一,定於每年的三月初一,由皇上率領百官至於京郊,祭昊天上帝,祈國泰民安。屆時,皇上會扶犁淺耕,皇后亦會有親桑之禮,這是大定朝堂的一件大事。
經過八十多年的修正改進,郊祭的儀禮和法典已經很完備了,朝廷上下包括帝后二人都對郊祭駕輕就熟了。因此,郊祭雖然是大事,卻沒引起什麼波瀾,最後無非剩下按部就班四個字。
禮部、太常寺和司天臺的官員各安其事,郊祭就能順利完成。自崇德帝登位以來,郊祭都在半日內完成,剩下的半日就是君臣同樂,欣賞京郊的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