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一件事,最後一件事。”
顧琰再度嘆息一聲,斂了斂目,才說道:“你且起來吧,是何事?”
此刻顧琰的心情十分複雜,孫綺羅是她物色的,用以對付連氏和顧重庭,顯而易見,孫綺羅起了很好的作用,不然連氏不會在忠孝堂揭露顧重庭的身世。
顧重庭和連氏有今日,顧琰一點都可惜,卻不知為何,她對孫綺羅,甚是不忍。說到底,孫氏也是個可憐人。或許,天下間沒有哪一個女人是不可憐的。
孫綺羅執意跪著,邊落淚邊說道:“師兄自從被關在忠孝堂,我就沒有再見過他了。如今,我也算未亡人了,他的屍身就躺在靈堂,我卻不能見他一面,求姑娘讓我再見他一面。我想再見他一面……我想再見他一面……”
孫綺羅的眼淚,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很快地上就出現了幾個水印,且越加越深。
此刻,孫綺羅的眼淚,不僅僅是因為未亡人,更是因為無法見顧重庭一面。平時顧重庭是寵愛她不假,如今顧重庭一死,她只是妾而已,哪裡有資格出現在靈堂?如今,她唯一能求的,就是顧琰。
顧琰低著頭看著孫綺羅,然後不忍地閉上眼,她聽見自己這樣說道:“我答應你。”
孫綺羅感激涕零地離開尺璧院,她走了之後,月白擔憂地攏住了眉頭,想了想還是出言道:“姑娘,孫姨娘進入靈堂,到底不妥,怕二太太會發難。”
月白所說的道理,顧琰何嘗不清楚?只是,她見到孫綺羅的樣子,就像見到一朵即將凋零的花,眼見就要死的人,滿足她死之前的心願,大抵這就是一種惻隱吧。——是的,顧琰已經看出孫綺羅已全無生志,見顧重庭一面就是她死前心願。
人行世上,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顧琰不會替代孫綺羅去感受這悲傷苦痛,但她做不到無動於衷。這個死願,能幫就幫了。
月白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話了。她已經知曉,看著無比硬冷無情的姑娘,實則內心有最柔軟之處。
且說,孫綺羅離開尺璧院的時候,就聽到了甘棠院方向傳來陣陣哭聲,這是連氏在哭,哭她死去的大兒子顧道往,每一聲都讓人心酸悲傷。
“大少爺已經停靈了,就在老爺靈堂的旁邊。聽說連氏已經哭得昏厥了幾次。沒想到,她也有這一日!”孫綺羅的婢女冬棋細聲地說道,語氣極是幸災樂禍。
她想起了當時孫綺羅落胎時情況,那時候,孫綺羅被硬生生打下孩子,大出血幾乎去了半條命,這都是連氏作的孽,一報還一報,活該她有這一日!一想到這些,冬棋便覺得快慰。
孫綺羅眯著眼往甘棠院方向看了一眼,才淡淡說道:“她哭什麼,不是還有一個兒子嗎?”
連氏,要比她好多了!
(章外:寫連氏的時候,竟眼睛有些溼潤,她也是母親呀。顧道往的名字,起得不好,半道而亡,嘻嘻。掛在粉紅榜首頁尾巴啦,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ps: 感謝yulichu的打賞。推薦一本古言好書。書名:《錦謀》,作者:總小悟,書號:3393372,簡介: 古人說: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
晏錦哀呼,在這個勾心鬥角的深宅,她只想護住父母。
苦心志……還是睡覺吧。
至於大任……
天塌下來,不還有個他嗎?
157章 靈堂
(感謝香迷戀168和小胖喵的和氏璧,謝謝!這章我很喜歡,希望大家也喜歡,哈哈。)
《禮記》曰:喪禮,哀慼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又曰: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如今顧重庭的祭葬,倒是十分恰當地體現這些道理。
按照大定祭禮,顧重庭須得停靈七日,這靈堂,當然沒設在前堂中間,而是設在了前院的一個偏堂,這裡支著白幡點著白燭,堂周圍還擺著一排白花圈,就是這樣而已。
哀足不足尚且不說,禮則是十分簡單的,除了這靈堂布置外,從只給幾家送白帖報喪看出來,顧家對顧重庭的祭葬是從簡辦之。
顧家下人們都知機地沒哭得太厲害,只是在客人上門弔唁的時候,才哭嚎幾嗓子,客人一離開,嚎哭便停住了。
如此一來,顧家的氣氛便極為怪異,除了下人們時不時哭嚎,其餘時間則靜得不能再靜。
此刻靈堂內,顧重庭的棺木前,跪著連氏,還有顧道彷和顧瑋等孝子孝女,他們披麻戴孝,除了顧瑜和顧珂有幾聲嗚咽,便什麼聲音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