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根據黨中央和總政的指示,紅十五軍團為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在建設模範抗日部隊的口號下,在驛馬關地區進行了五個月的大整訓。在政治思想方面,聯絡部隊的思想狀況,進行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教育。為加強黨政工作,建立了各級政治機關,健全了黨的組織,使黨政工作得到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部隊的文化體育活動特別活躍,列寧室也搞起來了。在軍事方面,總結了在十年內戰中打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經驗,掀起了大練兵的熱潮,進行了班、排、連的戰術動作訓練和射擊、投彈、刺殺等技術訓練,開辦了機槍訓練班,打騎兵、打堡壘、打飛機及沙盤作業等活動均很盛行,各師間互相競賽、交流經驗、參觀學習,舉行了三個師的大檢閱。透過整訓,部隊的政治覺悟和戰術、技術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七月七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紅十五軍團六千二百餘人,於八月上旬由駐地出發,進至三原之橋底鎮地區。八月二十日,部隊進行整編,改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徐海東軍團長改任旅長,將七十三師改為六八七團,七十五師改為六八八團,七十八師分別編入上述兩個團,軍團警衛團改為旅部警衛營,軍團騎兵團調一二九師建制,七十四師上調,脫離軍團建制。八月二十二日,部隊由駐地出發,二十四日於芝川鎮東渡黃河,挺進華北抗日前線,投入了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紅十五軍團從成立至改編為三四四旅,雖然不到兩年的然間,但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在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等同志的直接指揮下,在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的有力配合和陝甘寧根據地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歷次戰役的勝利,共殲敵約兩個師、另三個旅、另三個團又十五個營、三個連,為鞏固和擴大陝甘寧根據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由國內戰爭到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紅十五軍團的歷史,是一部光榮的、戰鬥的、勝利的歷史,是永垂我軍戰史的光輝一頁。徐海東同志的名字將同紅十五軍團的偉大功績一起永放光彩!
徐海東與“猴子營長”李學先1934年6 月下旬,張學良制訂了7月至10月的三個月圍剿我鄂豫皖蘇區的計劃,使用兵力為15個師又3個獨立旅,共70多個團。
他的作戰方針是:劃區駐剿,竭澤而魚,一網打盡!具體作戰口號:完全撲滅,永絕後患;徹底肅清,以竟全功。
面對強敵的攻勢,紅二十五軍以“飄忽的游擊戰略”,在故人的圍追堵截中,展開“運動戰”。
東北軍遠離家鄉,思家心切,因此他們急於尋找戰機,一舉殲滅紅二十五軍。敵人在武器裝備精良的優勢下,處處擺出陣地戰和決戰的姿態。而轉戰數月的紅二十五軍,由於連日奔波,早已疲累異常,戰鬥減員及非戰鬥減員,使部隊只剩下2000多人的兵力。
面對強大的敵人,戰士中思想動搖者有;革命意志不堅定者有;開小差者也有。面對這種狀況,如果不迅速尋找戰機,打擊敵人囂張氣焰,戰士們的情緒肯定會更加低落,甚至釀成難以想像的後果。
部隊從殷家衝向何家衝轉移,於途中尋找戰機。
1934年7 月17日拂曉,紅二十五軍行至長嶺崗南側高地。徐海東軍長站在山崗上,操起望遠鏡,觀察長嶺崗敵東北軍115 師的動態。敵人正架著幾門迫擊炮,向西南方轟轟隆隆地盲目射擊。徐海東看罷,心中象有一道流星劃過,燦然一亮。
當時,一營營長李學先正站在徐海東軍長的身旁,並肩而立,兩人高矮胖瘦差不多,連嚴肅的面孔也很相似。徐海東看了一會,把望遠鏡遞給了李學先,用徵求意見的口吻問:“李營長,你看看,能不能打?”說完,他就和參謀們謀劃去了。
李學先接過望遠鏡,看見前面山坡上全是敵人,山頭上架著的三門迫擊炮,象散漫的古鐘,正在有一下無一下地響著;還有不少人拄著棍子,散散拉拉地站著、躺著。敵人毫無戒備,而且疲憊不堪。
徐海東又走了過來,李學先對他說:“軍長,要不要衝一下試試!”
徐海東沒有回答,而是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一秒、二秒……時間在悄無聲息地消逝。
突然,徐海東下定決心似的鐵臉一黑,說:“打!李營長,你帶一營攻擊岳家溝以西的敵人排哨,我和政委各帶223 、224 團,從左右兩個側翼強攻敵人!”
徐海東部署好兵力,話音未落,李學先已象離弦之箭,帶領一營官兵向敵排哨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