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許多中國的軍事機密,會不會把這些機密透露給日本……堂兄回信說,法根豪森雖然是德國將軍,但他為人正直,極富正義感,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不會向日本出賣中國。堂兄還告訴她,法根豪森將軍是他要好的朋友,她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可以去找他,他一定會熱情接待。
看到她堂兄的來信,大家這才信以為真,急忙聯名給法根豪森寫了一封求救信,又請市長寫了一封求情信?
當天晚上,錢秀玲抱著吃奶的孩子,將幾封信藏在孩子的被子裡,連夜乘火車趕往一百六十多公里外的布魯塞爾,半夜一點,她敲開布魯塞爾一位朋友的家門……
這天是1943年3月12日,正是她三十歲的生日。
第二天上午,她透過中國駐比利時使館查到法根豪森將軍的電話。法根豪森聽說是錢卓倫先生的妹妹前來求見,立刻同意見她。
1943年3月13日上午十一點,她第一次走進戒備森嚴、經過兩道哨卡嚴格檢查的德國駐比利時的軍政總督府——塞內弗城堡……
我去過塞內弗城堡,它距離布魯塞爾六十多公里,是一位猶太銀行家所建。那天正值傍晚,難得的夕陽斜射在這座歷經滄桑的城堡上,半個多世紀的風剝雨蝕,絲毫沒有削弱城堡的恢弘氣勢,夕陽下仍然顯得十分宏偉壯觀。城堡正面是二層主樓,側面對應著兩座圓頂小樓,寬闊的庭院外設有鐵柵欄圍牆,圍牆外是一望無際的田野,視野十分開闊。城堡既幽靜,又安全,難怪當年納粹把“總督府”選在這裡。
一身戎裝、已過花甲之年、長著一雙深邃而冷峻的眼睛的法根豪森將軍,非常客氣地接待了錢秀玲,問她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
《生命的吶喊》 第一部分 《生命的吶喊》 第六節(2)
她急忙掏出幾封信說:“法根豪森將軍,聽卓倫堂兄講,您是一位極富正義感的將軍,為人正直,心地善良,請您看在全村父老鄉親及羅傑父母的面上,看在卓倫堂兄的面上,赦免羅傑的死刑,留他一條生命。我們對您不勝感激……”
說完,她提著心緊張地盯著低頭看信的法根豪森將軍。儘管堂兄在信裡一再說他很有正義感,但他畢竟是希特勒派駐比利時的全權代表,而她卻跑來為一個反納粹的死刑犯說情……
但是,她卻聽他說了一句:“好吧,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
三天後,果然傳來訊息,羅傑的絞刑被改判成苦役,被押送到柏林集中營。而且,另一名被關押在波依隆小鎮叫羅傑的死刑犯,也因重名而獲救了。
當時,納粹對待抵抗者一律格殺勿論,國王說情都不行。而錢秀玲卻一下子救出兩名被判處死刑的抵抗者。這訊息頓時不脛而走,在比利時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人們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她是一箇中國女人,所以,到處都在悄悄地傳頌著一箇中國女人神奇而感人的故事,而且越傳越神,越傳越遠。
從此,“中國女人”成了比利時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成了反戰人員的救星。而錢秀玲在艾爾伯蒙小村的家則成了反戰人士的“救難所”,被捕人員的親屬紛紛來找她求救。對此她有求必應,夜以繼日地奔波在艾爾伯蒙到布魯塞爾一百六十多公里的鐵路線上,一次次走進塞內弗城
堡……
每次她一來,法根豪森都把紙和筆往她面前一放,讓她寫出被營救人員的名字,有時還幫她出主意。他說他非常欽佩那些抵抗者的愛國行動,他還多次叮囑她:“你千萬要當心,到處都有比利時的賣國賊和蓋世太保,你一定要把名單親自交到我手裡……”
聽著老人的講述,我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一個年輕的中國女人懷抱吃奶孩子,懷裡揣著被營救人員的名單提心吊膽地坐在火車上,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分子一次次地從她身邊走過,甚至用懷疑的目光盯住她……我不止一次地想,在她柔弱的軀體裡到底蘊藏著怎樣勇敢而無畏的精神,而她內心又有著何等崇高而忘我的境界,要知道,被處死者只是一些跟她毫不相干的生命——
“錢媽媽,那些人跟您非親非故,您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去救他們?您就不怕被蓋世太保抓住嗎?”我問她。
“NO!NO!”老人笑著搖了搖頭,“我沒想那麼多,只想著把那些人救出來。因為他們都是好人,都應該好好活下去。”
“您一共救了多少人?”
“不記得了。”
從我查到的資料看,從1943年3月到1944年5月,有的記載她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