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建城應該是後世幾乎所有大城市的基本模式,完全在山坡地形上的城市是不會有太大前途的,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那就繼續走下去吧。
馬齊和他的騎兵們好奇地看著太昊的戰士們將銅錠一塊塊搬上木筏子,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樣才能把這個東西弄過河去。
為了安全起見,銅錠都只是在筏子中間鋪了薄薄的一層,我估算了一下,大約有一個人的體重的樣子,就不再讓他們往上裝了。
四五個木筏子同時撐出,向大河對面劃去,岸上的太昊族人見慣不驚,沒有表現出任何意外,而從貿易城過來的戰士們則站在岸邊大呼小叫,心動神馳,惹來太昊族人的一陣鬨笑。
馬齊也在被鬨笑之列,看到太昊的筏子漸劃漸遠,他對將來的運輸完全放下心來。
我卻知道,這遠遠不能滿足將來的運輸需求,只是目前大河兩岸不需要再進行大規模的糧食運輸,最大宗的也許就是這個銅錠了,技術產品的運輸也是透過技術人員的交換來進行的,完全不需要把牛車從大河上運輸過來。
但我卻有一個期望,如果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冶金業能夠有大的突破,我一定要儘快做出一把鋸子來,有了鋸子,就能做木板船了,到那時,多少物資我都不怕。
現在不是時候,太昊的豐收就在眼前,這是“農業大躍進”以後的首次收穫,不在現場會讓我不放心,秋收後,再去工業村那邊看看吧。
這一次過河沒有帶馬,而帶的銅錠,站在岸邊不覺得,上了筏子,劃出一段以後,才覺得有了銅錠在筏子上,筏子的執行反而顯得極穩定,比原來還好控制,只是普遍吃水要深一些,沒有用那個載馬過來的大筏子,小筏子還是讓我有那麼一點點不太放心。不過很快就克服下來了。
9月中旬,大批積壓的銅錠運達太昊城,打銅匠們一片歡呼聲,久違的打銅聲重新在匠作區響起,陶坊、木器坊的人也跟著沾染了一點喜氣,連先前曾經對打銅聲的抱怨都不再傳出了。
好容易在安歇了兩天,放心不下,我還是想到地裡看看新開的地上,粟穗長勢如何,更特別的是,我那幾畝悄悄種下的大豆長得如何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 藍色的銅
早上已經有薄薄的秋寒從晨風中襲來。
雲龍隨我多年,現在已經過了生命中最強壯的階段,開始顯出疲態。這一次過大河去重建運輸路線,我沒捨得帶它,也有這個考慮。相比之下,純粹供梅梅騎著玩的清風日子就好過得多了,膘肥體壯,毛色鮮亮,不像雲龍那樣滿身蒼桑。
儘管木駝向我推薦了好幾匹從大元諸城送過來的“青壯年”馬,但我始終還放不下雲龍這個老夥伴,只要它還跑得動。
雲龍已經基本上能做到和我心意相通,有時我真懷疑它是不是能聽懂我說的話。
從馬廄裡把它牽出來,衝我打了一個響鼻,“咴!”地長叫了一聲,算是打過招呼。等我上了馬,信馬由韁,它居然直接就奔向了太昊城西門,看來老夥伴是知道我要做什麼。
沒去大河之前,每天往西邊的地上去看莊稼已經是固定的功課,雲龍應該已經牢牢記在心裡了,一別大半月,它還一點沒忘。
一路上,泛黃的粟穗散發出醉人的醇香,比後世的香水或美女的體味更讓人神醉,也超越了所有的老窖和醇釀。
田間已經有早起的族人在地裡守望,從鳥災之後,儘管所有的土地都有籬笆牆,每一個部族還是在抽穗後派遣戰士天天在地裡看守,兼顧防禦鳥和獸。
太昊的騎兵小分隊也不時從我身邊經過,沿田間的寬闊通道巡邏,不時繞到田地外圍轉上一圈,打擊敢於靠近的野獸是他們的責任,每隔一到兩天,總有一批獵獲物會送到宗廟。
地裡的農人和擦肩而過的騎兵都微笑著和我打招呼,然後去忙各自的事情。豐收的年景在望,這種潛移默化地喜悅感染了每一個經過粟地的人。
“嗒嗒!嗒嗒!”
一陣馬蹄聲從背後傳來,小馬背上的騎士在朝曦中看不真切。但向我伸出的手臂表明了身份…………元方這小子跟來了。
小馬繞雲龍轉了一圈,親熱地伸頭碰擦雲龍的頸項,元方咯咯地笑著,也伸手摸著雲龍的長鬃。
“剛才你們不是還在睡嗎?”我揪了揪元方紮在腦後的“馬尾”。
“早醒了!雲龍的聲音那麼大!我們全醒了!媽媽讓我採的呢!”元方躲開,騎著小馬跑了,這小子知道我要到哪裡去。
“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