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但不是認錯,反而是在推卸責任。責任在誰?首先在於領導者。德魯克說:“領導力不是頭銜、特權、職位和金錢,而是責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桌子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責任止於此。”經常把“責任”二字掛在嘴邊的牛根生,沒有表現出領導者的責任感。
*的“震中”領導力
在2008年的中國,也有領導力的閃光之處。在四川大地震後,*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親自指揮。我當時寫過一篇題為《*的“震中”領導力》的部落格,認為*當時的領導力實踐,體現了領導力大師本尼斯提出的領導力的四項策略的前三項:以願景喚起注意,以溝通賦予意義,以定位換取信任。另外,*說自己每天都讀《沉思錄》,這也體現了本尼斯談到的領導力的第四項策略:自我管理。
導論:在大師指引下沉思領導力(4)
我們需要這樣的領導力,我們需要培養這樣的領導力,從政界到企業界,從高層到基層,從總理到總經理,從縣長到工長。一方面,人人都要領導力,人人都需要培養領導力;另一方面,我們最迫切的任務是幫助那些已經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培養和發揮領導力。
三、領導力大師的“夢之隊”
對這十位大師的選擇,不是偶然的。本書從堪稱領導力代言人的84歲的本尼斯開始,到對領導力研究持謹慎懷疑態度的81歲的馬奇結束,中間既有約翰?科特、蒂奇這樣一直貼有領導力標籤的大師,又有加德納這樣“友情客串”的心理學大師,還有當選過美國最佳經理人的實戰派的喬治,這十位大師的組合,堪稱領導力學界的最精彩的“夢之隊”。
這十位大師的組合有四個特點:一,權威性;二,全面性;三,思想性,四,實踐性。
十位世界級權威
首先,這十位大師的權威都無可置疑。本尼斯是使領導力成為“顯學”的頭號功臣,是“領導力大師們的院長”;科特是變革領導力最有影響力的權威;馬奇是學術界公認的組織學大師,在《哈佛商業評論》推出的“大師中的大師”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德魯克;加德納不僅是以“多元智力”理論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大師,而且在2008年《華爾街日報》推出的管理大師排行榜上排名第五;吉姆?柯林斯是全球最有影響的管理大師之一……每位入選的大師,都有其世界範圍內的權威之處。
十個獨特的角度
其次,這十位大師比較全面地代表了研究領導力的各種角度。科特的角度是變革,海菲茲的角度是適應性變革,柯林斯的角度是從“從平庸到卓越”的飛躍,聖吉的角度是“學習型組織”,蒂奇的角度是“教導型組織”,加德納的角度是認知科學,馬奇的角度是文學經典……這些不同的角度,拼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領導力全景圖。
十種深入的思考
而且,這些大師對於領導力的思考不是淺層次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每一位大師都曾經在大學任教,絕大多數人仍然還在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的大學任教。大多數人接受過正規的學術研究的訓練,而且也盡力在從事大學教授的本職工作之一:研究。唯一脫離了學院的前斯坦福大學教師柯林斯,也仍然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嚴格的研究之上。
十份實踐的指南
最後,這些大師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儘管這些大師都在或者曾經在大學任教,但是除馬奇之外,其他人都不算是純粹的學院派。
絕大多數人,如本尼斯、蒂奇、科特、聖吉等等,都遊走在象牙塔和實務界之間,一方面從事研究,另一方面以諮詢顧問或者教育者的身份,跟商界和政界等保持密切的聯絡。還有少數人本身具有豐富的領導實踐經驗,比如現在哈佛商學院任教的喬治,曾經長期擔任財富500強公司美敦力CEO ,曾被評為美國最佳經理人之一;現在加州大學聖克拉拉分校任教的庫澤斯,曾經長期擔任湯姆?彼得斯集團的CEO;本尼斯曾經長期擔任辛辛那提大學校長;蒂奇擔任過通用電氣管理培訓中心的負責人。就算是馬奇也擔任過學院院長,擔任過一些公司的董事,在花旗銀行建立過行為科學研究理事會。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大師,其思想來源於實踐,並以指導實踐為己任。 。。
導論:在大師指引下沉思領導力(5)
在“對話”中“沉思”
以上提到的權威性、全面性、思想性和實踐性,也是本書在內容上的特點。在形式上,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話性。大約一半的內容,是以作者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