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克思主義詞句去頌揚黑格爾,把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看成黑格爾的歷史觀點和唯心辯證法的直接繼承和發展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此對盧卡奇觀點的分析、批判,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正確評價黑格爾、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本文的任務只是就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性質和特點以及有關精神現象學的一些問題作了簡單的敘述和說明,並且對新黑格爾主義者及某些著名的黑格爾哲學研究家對精神現象學的歪曲與利用作了一些分析和批判。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進一步去挖掘、去批判吸收作為黑格爾哲學的起源和秘密的精神現象學,並展開對於新黑格爾主義者和現代修正主義者對精神現象學的歪曲利用,還有待於大家進一步的努力。至於對精神現象學各發展階段、各意識形態具體內容的分析介紹,不是這裡的篇幅所能容納,當另外撰文作較詳盡的闡述。希望這篇簡略的導言有助於引起讀者深入鑽研本書內容的興趣。至於文中所提出的論點、有錯誤和欠妥當的地方,懇切希望讀者的批評和幫助。
《精神現象學》
黑格爾著 賀麟等譯
序言:論科學認識
'一、當代的科學任務'
'1.真理之為科學的體系'
在一本哲學著作的序言裡,如果也象在普通的書序裡慣常所做的那樣先作一個宣告,以說明作者所懷抱的著述目的和動機以及作者所認為他的著作與這同一問題上早期和同時的其他論著的關係,那麼這樣的一種宣告似乎不僅是多餘的,而且就一部哲學著作的性質來說是不適宜的、不合目的的。因為,在一篇序言裡,不論對哲學作出怎麼樣周詳的陳述,比如說,給哲學的趨勢和觀點,一般內容和結果作一種歷史性的敘述,或就真理問題上各家各派的主張和斷言作一種相容幷蓄的羅列,如此等等,畢竟不能算是適合於陳述哲學真理的方式和辦法。而且,由於在本質上哲學所探討的那種普遍性的因素本身就包含著特殊,所以在哲學裡比在其他科學裡更容易使人覺得,彷彿就在目的或最終結果裡事情自身甚至其全部本質都已得到了表達,至於實現過程,與此結果相比,則根本不是什麼本質的事情。
相反,譬如在解剖學是什麼(解剖學是就身體各部分之為僵死的存在物而取得的知識)這樣的一般觀念裡,我們則深信我們尚未佔有事實本身,尚未佔有這門科學的內容,而必須進一步去探討特殊。——再者,在這樣一種不配被稱之為科學的知識堆積裡,談論目的之類普遍性的東西時所採用的方式,通常也就是敘述內容本身如神經、肌肉等等時所使用的那種歷史性的無概念的方式,兩者沒有什麼不同。但在哲學裡,如果也採取這樣的一種方式先作說明,而哲學本身隨後又證明這種方式不能把握真理,那就很不一致了。
同樣,由於對某一哲學著作與討論同一物件的其他論著所持有的關係進行規定,這就引進來一種外來的興趣,使真理認識的關鍵所在為之模糊。人的見解愈是把真理與錯誤的對立視為固定的,就愈習慣於以為對某一現有的哲學體系的態度不是贊成就必是反對,而且在一篇關於某一哲學體系的宣告裡也就愈習慣於只在其中尋找贊成或反對。這種人不那麼把不同的哲學體系理解為真理的前進發展,而毋寧在不同的體系中只看見了矛盾。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蕾消逝,人們會說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樣地,當結果的時候花朵又被解釋為植物的一種虛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實是作為植物的真實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並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們的流動性卻使它們同時成為有機統一體的環節,它們在有機統一體中不但不互相牴觸,而且彼此都同樣是必要的;而正是這種同樣的必要性才構成整體的生命。但對一個哲學體系的矛盾,人們並不習慣於以這樣的方式去理解,同時那把握這種矛盾的意識通常也不知道把這種矛盾從其片面性中解放出來或保持其無片面性,並且不知道在看起來衝突矛盾著的形態裡去認識其中相輔相成的環節。
對這一類說明的要求以及為滿足這種要求所作的努力,往往會被人們當成了哲學的主要任務。試問在什麼地方一本哲學著作的內在含義可以比在該著作的目的和結果裡表達得更清楚呢?試問用什麼辦法可以比就其與當代其他同類創作2間的差別來認識該著作還更確切些呢?但是,如果這樣的行動不被視為僅僅是認識的開始,如果它被視為就是實際的認識,那它事實上就成了躲避事情自身的一種巧計,它外表上裝出一副認真致力於事情自身的樣子,而實際上卻完全不作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