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鞏固聯盟內部關係,維也納政府也必須要“區別對待”各國。
跟著混的,有肉吃;看熱鬧的,分肉的時候也繼續看熱鬧;站錯隊及時倒戈的,要付出代價;死扛到底的,就是案板上的肉。
……
時間匆匆而過,距離維也納和會召開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各國代表團紛紛抵達維也納,輿論也被點燃了。
面對媒體的採訪,戰勝國代表意氣風發,戰敗國代表垂頭喪氣,完全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線。
就連和政治風馬牛不相及的漫畫刊物,都跑出來湊熱鬧,搞出了一系列的諷刺故事。
比如說:《騎士與強盜系列》、《海盜末日》、《動物世界大混戰》……
相關的文學作品就更多了,全歐洲的文人墨客都在奮筆疾書,用極盡誇張的手法書寫著這一次大戰。
和原時空世界大戰後的反戰思潮,完全是兩個對立的風格。只能說沒有把大家打痛,除了舔傷口的英國人外,其他歐洲民眾的感觸並不深。
傷亡慘重,那就是紙面上的數字,連反法戰爭都趕不上。除了英國人的炸彈,炸死了幾個倒黴蛋外,歐洲民眾感受不到戰爭臨近。
最血腥的戰爭爆發在遠東、南亞次大陸、以及非洲,根本就沒歐洲什麼事兒。
大陸聯盟雖然也陣亡了近百萬人,可這些損失是由二十多個國家共同分擔的,其中俄國一家就貢獻了大半。
傷亡不大,戰果豐厚,大家的感受自然不一樣了。
雖然缺乏經典之作,可和悲劇造就的經典相比,明顯還是現實的幸福更重要一些。
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維也納和會上,外交部大樓瞬間變得車水馬龍,每天前來拜訪的人那是絡繹不絕。
涉及到國家利益,託人情、拉關係顯然是不夠的,可誰不願意和老大的關係更好一些?
這個世界畢竟是人情社會,在不涉及自己國家利益的時候,印象感觀就非常重要了。
神羅現在是世界霸主,哪怕只是幫忙說一句話,很多時候都能夠解決問題。
如果不是神羅反腐反得太厲害,估計維也納政府高層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賺得盆滿缽滿。
給官員送禮風險太大,一個腐蝕神羅政府官員的大帽子扣下來,那就全完了。
不能給大臣送禮,那就想辦法給皇帝送禮。最近一段時間,弗朗茨收禮都收到了手軟。
不是他想收禮,實在是送禮的太雞賊。為了送禮四處託關係,偏偏歐洲皇室又是一家,總能扯上親戚關係。
美其名曰,加強親戚之間的聯絡,不收那就是不給面子,會傷害對方的顏面。
理論上來說,這屬於皇室之間的正常往來,按照禮尚往來的傳統,未來是需要還的。
換了一個說法,就變成了正常禮節往來,並且還是真的要還的那種。
如果剛繼位兜裡窮,需要資金週轉的時候,對這種送人門的禮物,弗朗茨自然不會拒絕。
現在不一樣了,兜裡不差錢,收禮就是收麻煩。不光要領情,未來還要準備價值相當的禮物送回去。
僅僅只在手中過了一圈,最後毛也沒撈著,傳出去社會影響還不好。
越想弗朗茨越覺得不對,送禮拉關係只是其次,分明就是各國王室在趁機撈好處。
名義上以各國王室的名頭送禮,可開銷都是各國政府掏腰包,借他的手轉上一圈,未來又回到了各國王室手中,就變成了合法收入。
洞察了真相,弗朗茨還是隻能乖乖的收下。只能說皇帝也逃脫不了人情關係。
歐洲王室眾多,也不是每一家都身家豐厚,同樣也有債臺高築的。
主要源於歐洲世界私人財產和國家財產分得很清,國家的錢不等於是國王的錢,反之國王的錢也和政府沒關係。
國王可以支配使用國庫的錢,唯獨不能自己踹進腰包。除了正常的年金外,就只能靠自家經營。
若是大國還好,年金收入不菲,只要人口不是太多,就能夠維繫王室正常開銷。稍微有點兒理財頭腦,小日子就能夠過得很滋潤。
小國就不一樣了,政府財政收入本來就少,國王的年金自然高不到哪裡去,根本就不夠維持君主的排面。
可是君主的顏面不能丟,背地裡怎麼過日子沒人管,明面上的體面必須要維繫。
年金不夠,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填窟窿。若是經營有道也就罷了,若是不會經營那就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