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鬧騰的使館大街沉寂了下來,意識到事情大條的遊行民眾,早就鳥作獸散。
問詢趕來的憲兵,已經封鎖了現場。此刻的使館區已經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空氣中依舊瀰漫的硝煙味,以及斷壁殘垣的俄式建築,還在無聲的控訴著白天發生的一切。
所有娛樂場所全部關門歇業,哪怕是最喜歡看熱鬧的民眾此刻也是關門閉戶,生怕惹上麻煩。
反倒是之前關門閉戶的各國使館活躍了起來。面對亂民的時候大家都很慫,但是換成了日本政府後,大家的膽子又壯了起來。
憲兵的威名嚇得住日本民眾,卻震懾不了各國外交人員。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歐洲世界兔死狐悲的思想格外濃烈。
大家都是駐外交人員,這個時候要是不站出來發聲。今天發生在俄國外交人員身上的事情,明天就有可能在自己身上覆制。
對白天發生的這種壞規矩行為,各國使館是清一色的抵制,包括日本的盟友不列顛。
遇上一幫說不得、罵不得、碰不得的公使團大爺們,這可苦了負責封鎖現場的憲兵。
某些暴脾氣的主,對著攔路的憲兵,直接上來就是拳打腳踢。此刻已經有不少人,被揍的鼻青臉腫。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韌性。即便是捱了揍,仍然笑臉相迎。反正他們人多,公使團也就那麼點兒人,一波挨完了揍,再換一波上去繼續。
靠著“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作風,硬是弄得各國公使沒了脾氣,成功的為清理現場爭取到了時間。
……
皇宮中,明治天皇已經氣得直跺腳,往日裡的沉穩、君主威儀,早就不知道丟到了什麼地方去了。
沒有辦法,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刺激了,直接折騰出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危機。
本來衝擊俄使館,就已經夠麻煩的了,結果還將俄使館工作人員全部給咔嚓了。對這幫惹禍精,明治天皇都感到了絕望。
甭管有多少客觀理由,發生了這種事,日本政府都難辭其咎。
尤其是慘案,還發生在各國外交人員的眼皮子底下。一個處理不好,日本甚至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實在是壓制不了怒氣,明治天皇近乎咆哮的吼道:“今天的事,究竟哪個白痴策劃的,把人揪出來了沒有?”
不生氣都不行,坑人都沒見過這麼坑的。抗議示威也就罷了,明治天皇也樂得給俄國人施加壓力。
屠了俄國使館,那就完全出乎意料了。但凡是有點兒政治頭腦的,都應該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白天的慘案,挑釁的不光是俄國人,同時也挑戰了以歐洲為主導的國際秩序。
也就是具體人員傷亡沒有曝光,要不然現在收到的訊息,就不是各國公使集體抗議,而是各國使館搬家跑路。
略為動了一下腦子,明治天皇就知道接下來日本政府的麻煩大得去了。同俄國人結仇已經不算什麼了,最關鍵的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制裁。
在處理完這些問題之前,日本將沒有盟友。即便是英國政府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支援他們。
“組織這次示威遊行的是包括反俄共進會、鐵血復仇會在內的幾個學生團體,主要目的是為了抗議俄國人侵犯帝國權益。
衝擊俄使館,並不在組織者的計劃範圍之內。現場局勢失控,主要是一發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飛來的子彈,擊中現場一名抗議學生。
隨後就有人高乎俄國人殺人了,引發了現場民眾的憤怒,隨即爆發了後面的慘案。
根據現場的情況判斷,在白天的衝突中,我們有上百人死亡,近千人受傷……”
不等兒玉源太郎把話說完,明治天皇就不耐煩的訓斥道:“我只是在問你是誰策劃的,不是想聽你替他們辯護。
不管有什麼理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都得有人站出來負責,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莫非你以為,世界各國會因為平民傷亡,就放棄衝擊俄使館的事情?
別忘了,包括俄國公使在內的數十名工作人員,全部都死了。
在全世界眼中,參與遊行示威的已經不再是普通平民,而是一群不知所謂的暴民。”
如果解釋有用,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戰爭了。不管衝突是如何引發的,反正俄使館中的工作人員,總是被參與遊行的日本民眾打死的。
有這一條就足夠了。殺人償命是必須的,要不然各國駐日外交人員往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