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走私軍火進入奈及利亞,支援土著王國給奧地利添亂?
反正沒有證據,大家互相扯後腿,也就扯了。列強的節操就是這麼高,不在明面上互相捅刀子,那就什麼都好說。
奈傑爾聽了約翰內斯的弦外之音,那就是談成了一切好說,談不成那麼搗搗亂,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麼最好不過了,只要貴國承諾支援我們鎮壓印度叛亂,那麼這筆土地交易案就好商量。”
約翰內斯非常配合的保證道:“閣下請放心,殖民地也是一個國家主權的一部分。
維也納政府堅決支援貴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的做法,反對一切外力干預。”
這就是國際政治,一切靠利益說話。在西非、地中海英奧兩國達成了默契,英國人預設了奧地利的擴張,維也納政府自然就要放棄在印度地區的行動了。
1858年3月12日,新神聖羅馬帝國同奧斯曼帝國簽訂《地中海土地交易條約》,維也納政府出資4586.8萬神盾,購買利比亞、和包括克里特島、塞普勒斯島在內的三百餘個島嶼。
其中3586.8萬神盾都是以債權、滯納金抵償的,剩下的1000萬神盾才是用實物支付。現金是不要想了,要湊齊一千萬神盾的物資可是一點兒都不難。
次日,約翰內斯又分別和英法兩國簽訂《愛琴海島嶼交易條約》和《領土置換條約》。
萬眾矚目的地中海衝突得到了解決,英法奧地利三國再次明確了是在地中海勢力範圍,北非正式被納入了法國人的勢力範圍內。
顯然,約翰牛這次出了血,放棄了地中海大量的利益,換取了法奧兩國在印度問題上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