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了,如果維也納政府不用所謂的債權衝抵,幅阿德就直接同意了。
顯然,至始至終約翰內斯都沒有準備掏多少錢出來,拿著白菜價收購來的債券充當買地款項,價格高一點兒也是可以接受的。
幅阿德直接亮出了底牌說:“伯爵閣下,我們可以再次做出讓步,兩國的債務一筆勾銷,貴國再支付一千萬神盾的買地款,如何?”
如果支付金銀的話,這個價格維也納政府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要是可以用實物衝抵,那麼問題就不大了。
經濟危機爆發,奧地利有大量的剩餘產品積壓,能夠處理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約翰內斯盤算了一遍回答道:“如果貴國可以遣返這些土地上的民眾,那麼就成交了。我們可以用貴國急需的物資付賬,不足之處用現金補償。”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幅阿德給出了答案:“移民費用,全部由貴國承擔!”
沒有辦法,先是丟了巴爾幹半島,接下來又爆發了內戰,現在奧斯曼帝國的人口已經下降了百年來的最低點,總人口已經不足1300萬。
一旦內戰結束,勞動力不足就會成為迫切的現實問題。現在交易土地上的人口雖然不多,可是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補充。
約翰內斯回答道:“可以!”
……
兩人達成了一致,並不意味事情就完了,英法不可能看著奧地利佔領愛琴海諸多島嶼,接下來約翰內斯還要和英法代表繼續扯皮。
尤其是和英國人,約翰牛手中還有科浮島,不拿下這個門戶,維也納政府寢食難安。
相比之下法國人,還算是好打發的,事先雙方有約定。賣了幾個島嶼給他們做軍事基地,大家共享愛琴海的利益,事情就算是搞定了。
反正愛琴海別的不多,就是島嶼多,足有五六千個,適合人類生存的都有上百個,維也納政府一開始就沒有準備佔領這裡。
……
英國代表奈傑爾不滿的說:“伯爵閣下,貴國拿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和我們交易領土,未免太過分了吧!”
“不,我們已經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了。我們出資四千五百萬神盾,購買他們在愛琴海的諸多島嶼和利比亞地區。
現在我們用的是奧地利在愛琴海的島嶼交換伊奧尼亞群島,這是愛琴海的地圖,閣下可以看看,紅點的都是奧地利的島嶼,剩下的是希臘和奧斯曼帝國的島嶼。”
約翰內斯故意漏掉了塞普勒斯,這個時期英國人已經在塞普勒斯開始殖民活動了,當然這是民間組織,和倫敦政府沒有關係。
奈傑爾也沒有注意這點兒小細節,這個年代塞普勒斯還不具備太大的戰略價值,在飛機出現前,這座島嶼的戰略價值都不高。
相比之下,愛琴海那一打島嶼的戰略價值更高,一旦俄國人衝出了達達尼爾海峽,這裡就是島鏈封鎖線。
為了不過分刺激奧斯曼帝國,免得把蘇丹政府逼急了,他們的近海島嶼,並不在交易範圍之內。
現在和英國人進行交易,維也納政府拿出來有價值的島嶼並不多,更多的還是拿印度問題說事。
從1857年拖到了現在,印度叛亂不但沒有被撲滅,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倫敦政府已經沒有繼續拖延時間的想法。
這自然是俄國人的功勞,沒有沙皇政府的無私援助,印度人是掀不起這麼大波浪的。
維也納政府從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就不好說了,總之明面上奧地利是什麼也沒有幹,最多也就是向俄國人提供了一筆金額不大的貸款。
這是兩國盟友關係的友好象徵,絕對不是出錢支援印度叛亂。俄國人拿這筆錢幹了什麼,就和維也納政府沒有關係了。
奈傑爾沒有時間繼續耗下去,現在奧地利支援印度人一百萬神盾的武器彈藥,他們花一千萬英鎊都不一定能夠鎮壓下來。
印度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隨便鼓動一批起來,在俄國人教官的幫助下,都能夠給他們帶來天大的麻煩。
“要達成這筆交易可以,貴國必須立即放棄對印度叛亂分子的支援,包括向沙皇政府提供資金援助。”
約翰內斯一臉無辜的回答道:“閣下多慮了,維也納政府是愛好和平的,怎麼可能支援印度亂黨呢?
至於支援俄國人的問題,那更是無稽之談,維也納政府的財政也不富裕,可沒有這麼大的能耐。”
暗中搞小動作可以,明面上那是絕對不能夠承認,各國都是那麼幹的。現在英國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