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本來維也納政府的主要目的是製造衝突,利用軍事威脅埃及政府,逼迫他們簽訂條約。
反正西奈半島不受重視,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充當和奧斯曼帝國間的緩衝,當地的土著部落還同時接受兩個政府領導。
結果衝突是製造了,可是操作過猛,地方都給佔領了。埃及人也沒有采取過激行為,只是跑過來抗議了。
如果可能的話,弗朗茨寧願埃及人不管不顧的打過來,那麼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反正單挑埃及他沒有任何壓力。
顯然埃及政府不傻,沒有莽上來,反而派人來講道理了。軍事威脅,這個時候已經不合適了。
弗朗茨一貫注意吃相,製造一個藉口上門找麻煩,都已經重新整理他的下限了,他的良心非常的過意不去。
現在都把人家姑且算城市的地方給佔領了,再去找人家的麻煩就過分了。
事情的前因後果,埃及政府都不管了,不管是誰的錯,反正涉及到的當事人都死了,人死債消。現在只是奧地利人撤離,都沒有索要賠償。
弗朗茨頭疼的問道:“你們覺得這個問題該怎麼辦好?”
他承認自己不夠黑,所以幹不出來這麼霸道的事情來。如果可能的話,他更加願意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
遺憾的是奧地利在埃及的影響力不夠大,無法和英法兩國競爭,逼不得已只能出此下策,在西奈半島地區尋求突破。
梅特涅淡定的回答道:“陛下,西奈半島本身的價值並不大,我們佔領這裡主要是搶佔先機,以便能夠在開挖蘇伊士運河的時候插手進去。
既然埃及政府要談判,我們就和他們談好了。大不了出錢購買這些地區好了,反正都是沙子不值幾個錢。
現在英法不知道我們的目的,就算是干涉,也只是擔心我們繼續向埃及地區擴張勢力,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
最多我們向他們保證,不在繼續向埃及地區謀求擴張。至於西奈半島的問題,我們也是列強也需要面子啊!”
雖然做法有些過分,不過這的確非常的列強。無論對錯,在海外殖民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的霸道。
維也納政府肯象徵式的花點兒錢,那就是給埃及政府臺階下了。如果埃及政府要是不答應,反正我就佔著地方不走了,看你能夠怎麼辦?
難道為了一片什麼都沒有的沙漠,和奧地利在西奈半島上面打一仗?估計埃及政府沒有這個膽子,萬一打輸了賠上了家底,就等著被瓜分吧!
不要看埃及政府正在準備進行現代化建設,看上去有幾分富國強兵的意思。實際上,在上一次戰爭輸給奧斯曼帝國後,他們就認清了自身的實力。
費利克斯首相提醒道:“法國人已經拿到了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權,這會不會是阻礙?”
梅特涅解釋道:“不用擔心,我們打西奈半島的注意,又不是需要佔領整個西奈半島,只要在上面獲得一個落腳點就夠了。
現在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工,未來能不能通航都是一個未知數,現在我們只是在未雨綢繆。
據我所知,英國人可是強烈反對開挖蘇伊士運河的。他們的地理位置優越,可以經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不需要這條大運河。”
這個年代英國人對蘇伊士運河的態度就是如此冷漠,很多英國人都認為蘇伊士運河通航,會削弱他們在海貿優勢。
畢竟從距離上來看,蘇伊士運河通航對地中海國家更加有利,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進入印度洋的路途變得更近了。
原本航線上路途最近的他們,一下子變得比競爭對手更遠了。這無疑會令英國商品海上貨運成本超過了競爭對手,降低了市場競爭力。
不管是不是杞人憂天,這種危機意識總是沒有錯的。正是這種危機意識,才讓大英帝國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蘇伊士運河能不能通航,不光是英國人懷疑,即便是奧地利政府中也有很多人表示懷疑。
歐洲大陸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麼長的大運河,全長190公里這個數字超過了大家心裡承受能力。
弗朗茨也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相信,蘇伊士運河一定能夠通航,即便是通航了這個貨運能力,同樣也是一個考驗。
如果只能透過一些小船,那麼同樣也失敗了。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奧地利需要的蘇伊士運河至少能夠通航四萬噸以上的船舶。
不然無畏艦時代,這條運河就廢了。到時候想要繼續擴大運河,英國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