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就行了。
最近普魯士人表現的很不錯,利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野戰中多次重創俄軍。
俄國人雖然有海權優勢,在不斷打擊普魯士王國的沿海地區,不過他們的準備不足,無法擴大戰果。”
這是問題的核心。理論上只要俄國海軍掩護陸軍登陸,在普魯士王國內部四面開花,要不了幾個月普魯士王國就崩潰了。
然而,沙皇政府並沒有做好準備,海軍襲擊普魯士王國沿海做得確實不錯,可惜陸軍沒有跟上去擴大戰果。
普俄兩國相距不遠,跨海遠征稱不上,可是必要的後勤補給,還是少不了得。
毫無疑問,沙皇政府現在沒有那麼多戰略物資,或者說是沒有辦法把那麼多戰略物資運送過去。
為了供應前線的軍隊,沙皇政府都必須要買買買。這不僅僅是俄羅斯帝國生產能力不足,最關鍵的是交通太過糟糕。
俄屬波蘭地區是他們的糧倉之一,聖彼得堡地區的糧食供應大部分都是來自這裡,現在這片土地丟了,沙皇政府自然要從別的地區調糧了。
鐵路不暢通,用馬車、牛車運輸,從烏克蘭、莫斯科地區把物資運到前線,至少都要個把月。
這還要老天爺給面子,如果是冬天那就更慘了,走上兩三個月都有可能。這麼糟糕的交通,不光增加了成本,還限制了物資運輸量。
前線的軍隊作戰,還可以從隔壁的奧地利進口戰略物資。可是跨海作戰就不行了,就算是從奧地利進口物資,也必須要繞一個大圈子運輸。
這是俄國人自己的鍋,如果戰爭一開始就派海軍進攻普魯士沿海地區,那麼還可以利用波蘭地區的河流,把從奧地利進口的物資運過去。
現在不用想了,俄屬波蘭的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敵人手中。這個時候要進行物資運輸,要麼走陸路經過白俄羅斯地區,要麼走海路沿著歐洲大陸繞一個大圈子。
無論那一條路,都限制了物資運輸量。
原本俄國人也可以從歐洲各國購買戰略物資的,可惜大家不買俄國人的賬。除非拿出真金白銀,不然沒人做他們的生意。
因為財力的問題,沙皇政府沒有辦法從各國大肆採購物資,這也是亞歷山大二世為什麼急著借錢的原因。
只有解決了財政問題,他們才能夠籌集足夠的戰略物資,將海軍優勢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