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危機爆發,工業總量往往都要下跌二三十個點,多的時候下降百分之四五十也不是沒有可能。
反正泡沫越大,最後下跌的就越猛,前期經濟增長的速度也就越猛,有點兒像過山車。
1854年,新神聖羅馬帝國的在建鐵路總里程高達2.3萬公里,鐵路盲目投資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
然而,弗朗茨並沒有阻止的意思,反而準備在後面再推上一把,想要讓市場更加火熱一些。
爆發式的經濟發展模式,總是令人慾罷不能。奧地利的各行各業都在爆發式增長,從近東戰爭爆發開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超過百分之十五,經濟增長率也超過了百分之十。
如果沒有中途的西進戰略,這個資料可能還會高一兩個點。理性早就不存在了,市場已經瘋了,差不多已經到了投資什麼都賺錢的地步。
這裡面俄國人的貢獻是巨大的,從近東戰爭爆發開始,奧地利就進入了貿易順差時代。而在這之前,奧地利幾乎是長期處於貿易逆差中。
顯然,給資本市場造成“投資什麼都賺錢”這個錯覺的因素,就是就是這場突如其來的近東戰爭。
因為戰爭的關係,大量的現金從俄羅斯流入了奧地利,刺激到了經濟市場,很多資本家們都在盲目的擴充產能,想要在戰爭結束前大賺一筆。
提前開闢海外殖民地,也是轉移國內經濟危機的手段,只不過非洲殖民地才剛剛起步,在即將到來的這次經濟危機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