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經濟發展(2 / 3)

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作者:新海月1

跑馬圈地的時候,多佔有一條鐵路線,未來就多了一筆穩定收益。

反正現在又沒有鐵路泡沫的說法,加上壟斷經營,誰都不認為會虧損。

在這種大背景下,壟斷砂石原材料供應的弗朗茨,自然是大發橫財,預計到今年年底,奧地利的鐵路總里程就會突破一萬公里。

而弗朗茨繼位之初,奧地利全國的鐵路加在一起都不到三千公里,平均下來每年完工1400多公里。

在這個年代,只要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可以比。和奧地利一樣,美國也爆發了鐵路投資熱潮,只不過因為奧地利分流了一部分資金過來,沒有歷史上那麼瘋狂了。

整個新神聖羅馬帝國的鐵路里程數更是超過了一萬兩千公里,沒錯就德意志那幾個小邦國的鐵路里程數都超過了兩千公里。

不能說是瘋狂,歷史上這個年代鐵路建設最積極的就是德意志地區,1850年德意志地區的鐵路總里程就達到了5856公里,是同期奧地利的兩倍多。

如果不是弗朗茨推動了奧地利鐵路建設,現在歐洲鐵路建設速度最快的就是德意志地區,只有法國人能夠和他們比肩。

當然,這個是隻拿破崙三世時代的法國,1854年德意志地區鐵路總里程比法國多三千多公里。

從1854年開始,法國鐵路就開始迅猛增長,普法戰爭時期法德兩國鐵路總里程,只相差幾百公里。

歐洲各大列強中鐵路建設最慢的還是俄國人,因為近東戰爭的關係,他們的鐵路建設工程幾乎停步,到了1860年才1626公里。

堪稱是列強之恥,比利時和西班牙都比他們多,同時期的英法德都破萬了,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國土面積變大了,當初的鐵路網計劃自然也變大了。這都不需要政府推動,民間的鐵路公司已經自發的行動起來跑馬圈地。

奧地利的鐵路線招標非常有意思,那就是開工越快,完工時間越早就越容易中標。

反正鐵路線都是免費授權,鐵路公司必須要在承諾的期限內開工、竣工,超出期限處以罰金,情節嚴重的政府有權收回築路權,提前完工還有獎勵。

考驗的就是大家的資金鍊,弗朗茨沒有耍任何陰謀詭計,只要鐵路公司的運營情況良好,能夠按期完工就沒有問題。

一旦資金鍊斷裂那就慘了,如果還沒有開工的還好,大不了交點兒罰款,把未建設的鐵路線還回去。

要是已經開工建設,甚至是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卻沒有資金支援後半斷的施工,那就虧大發了。

所有的投入全部打水漂,由政府接手爛尾工程繼續建設。鐵路公司是破產重組,還是直接死掉,就不在弗朗茨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反正都是陽謀,堂堂正正的擺在了大家面前,不是政府在故意坑人,競標通知書上說的清清楚楚。

這所有的風險,在壟斷的誘惑下,大家還是奮不顧身的撲上來了。英法資本進來了,奧地利的本土資本也進去了,投機者們都爭先恐後的想要分一杯羹。

因為政府提供免費勞工的關係,這個年代奧地利鐵路建設的成本被人為的降低了,表面上看起來各家鐵路公司的財務報表都非常的好看。

可以說,弗朗茨為了奧地利的鐵路建設也是操碎了心。不加快速度都不行,因為新的經濟危機都沒幾年了。

如果不能在經濟熱潮中,利用外來資本推動國內的鐵路建設,經濟危機爆發、鐵路泡沫被引爆,最後的爛尾工程都只能奧地利政府接手。

奧地利的泡沫經濟有多嚴重?這個問題沒有人給弗朗茨答案,不過有一點可以看出來,那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上。

價值一百盾的商品,被炒到了一千盾,那麼財富就無形中增加了九百盾,市場可以接受也就算了,一旦市場無法接受,跌回了原本的價格一百盾,泡沫中增加的這九百盾就被蒸發掉了。

這是經濟危機中,為什麼一夜之間就可以蒸發那麼多財富的原因,本質上就是泡沫被戳破了,讓市場迴歸理性。只不過因為供求的關係,最後商品往往會跌破本身的價值。

現在奧地利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實際上就算奧地利的所有行業都停步,光靠股市上的泡沫,每年經濟就要增長至少一個點。

這個年代不同於後世,政府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經濟,避免了大的經濟危機爆發。

現在完全就是任由市場經濟自然發展,平均下來七八年一次小經濟危機,幾十年一次大經濟危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