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了眾人,弗朗茨那張緊繃著的臉,瞬間緩和了下來。看得出來,他並沒有真正生氣。
陸海空三軍爭奪軍費本來就是應有之義,這也是權利平衡中的一部分。如果陸海空三軍都不爭了,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見弗朗茨沒有生氣,腓特烈關心的問道:“父親,剛才軍方提出的三種方案,你更傾向於哪一種?”
和好奇沒有關係,腓特烈是真的拿不定主意,完全不知道該支援誰。
從表面上來看,陸海空三軍各自提出的戰略計劃,都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任何一項計劃成功,都能夠將神聖羅馬帝國帶到巔峰。
全部都是“優質戰略”,根本就分析不出優劣,反而增加了選擇困難。
“這重要麼?”
弗朗茨反問道。
彷彿是遭到了靈魂拷問,腓特烈的腦海中不斷的閃現“這重要麼”。好像很重要,也好像一點兒也不重要。
神羅軍方還是合格的,儘管提出的三種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其它競爭對手都沒有成長起來,只要把英國人拉下馬,神羅就是獨一無二的世界霸主。
半晌功夫後,腓特烈緩緩回答道:“我明白了。”
看著一臉慎重的兒子,弗朗茨笑道:“不,你沒有明白。事實上,我們根本就沒得選擇。
政治從來都不是以對錯論輸贏。或許單獨採取一項戰略,能夠以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實際情況。
前些年陸軍一家獨大,為了平衡軍方實力,我扶持起了海軍,又剝離出了空軍,建立了現在的三角制衡體系。
現在海軍和空軍加起來,勉強可以和陸軍抗衡了,同時也碰觸到了陸軍的底線。
不管怎麼讓步,他們也不可能讓海軍拿到和他們等額的軍費,這是陸軍上下的驕傲。
你應該知道,陸軍的影響力有多大。神聖羅馬帝國能夠建立起來,基本上都是陸軍打出來的。
海外的封地領主、新興農場主,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陸軍出身,政府中的官僚超過七層都在陸軍服過役。
民間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的義務兵役法,針對的就是陸軍。海軍和空軍都是技術兵種,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人人服役。
有這麼多支持者,陸軍就不可能輸。只要他們堅持不讓步,就算是空軍和海軍聯手,也沒有任何作用。
總不能我們親自下場,去拉偏架吧?”
皇帝親自下場拉偏架,就如同裁判下場踢球。想想就行了,任何一名成熟的君主都不會這麼幹。
就連之前扶持海軍、剝離空軍,都是內閣在衝鋒,至始至終弗朗茨都沒有親自下過場,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或許對陸海空三軍來說,這次軍費爭奪至關重要,關係到了他們未來十年的發展。
但是對皇帝、對神聖羅馬帝國來說,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案,最終的結局都是註定的。
這是綜合國力決定,時至今日神羅同不列顛,已經拉開了質的差距。
算上殖民地公民,神聖羅馬帝國的總人口,已經高達1.6億,僅歐洲地區就有1.2億。
反觀不列顛,英倫三島加起來才三千多萬,加上海外殖民地的公民,總人口也不過四千萬出頭。
當然,算上殖民地土著的話,這個比例又逆轉了過來。光印度都有三四億,整個不列顛帝國控制的總人口超過5個億,而神羅卻不到1.8個億。
大英帝國管轄區人口多不假,可惜利用率卻不高。原始的殖民統治搜刮財富還行,想要增強國力就遠遠不夠了。
對比一下資料就知道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經濟總量比整個大英帝國(含殖民地)高出五分之一,工業總量更是不列顛的2.5倍。
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中。
要是這麼大的優勢,最後都能夠玩兒輸,弗朗茨也不用混了。
故意表示不滿,除了敲打軍方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弗朗茨希望軍方能夠相互妥協。
除非英國人提前認輸,要不然無論選擇哪一種戰略,未來都需要陸海空三軍配合,無非是主次的問題。
哪怕是三軍妥協,同時進行發展會浪費大量的財力,弗朗茨也認了。
這是大國的無奈,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幾乎每一個大國都會面臨資源浪費的問題。
……
軍費爭奪還在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