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對手抓住把柄,羅伯特·塞西爾只能暫時壓抑住那個騷動的心。
“國際局勢終於出現了變化,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出手,俄國人就自己跳進來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如何削他們了。
俄羅斯帝國實力雖然強大,但是他們能夠投入遠東的力量,卻是非常有限。
莫說是現在西伯利亞鐵路未通車,就算是已經通了車,這條問題鐵路,也支撐不了多少軍隊作戰。
現在的問題是遠東帝國雖有一定的實力,但是他們的政府太腐朽了,根本就沒有和俄國人一戰的勇氣。
想要在遠東地區重創俄國人,光靠他們一家明顯不夠,我們必須要更多的棋子,日本人也不能繼續閒著了。”
事實再一次證明,天上不會無緣無故的掉餡兒餅,就算是真掉了下來,那通常也是帶毒的。
維也納政府援建的中亞鐵路,存在質量問題;英國人暗中支援的西伯利亞鐵路,同樣沒少挖坑。
或許平常使用問題不大,一旦貨運量增加,馬上就會讓沙皇政府明白,鐵路也是有脾氣的。
這是必然的結果。要是不設定點兒陷阱,在後勤上拖一拖後腿,真讓俄國人的計劃成功了,那英國政府不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要知道遠東地區,可是不列顛的勢力範圍。捨己為人的事情,約翰牛可幹不出來。
外交大臣卡梅倫:“首相,現在動手還是太早了一點兒。西伯利亞鐵路沒有通車,俄國人的力量根本就投射不過去。
僅僅只是遠東地區那點兒雜兵,縱使是全軍覆沒,也傷不到俄國人的元氣。
沒準見東進難度太大,俄國人又縮了回去,重新撿起南下戰略,那就麻煩了。
為了更好的誘敵,短期內我們最好讓沙皇政府先體驗一把勝利的感覺。恰好遠東帝國現在又……”
正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要舍自家的孩子,估計大部分人都會不願意;要是換了別人的孩子,那就沒這種壓力了。
政治上敵友總在一瞬間,剛剛還在說要扶持遠東帝國和俄國人pk,轉瞬間又果斷的決定犧牲遠東帝國的利益誘敵深入。
看得出來,卡梅倫已經深喑英國外交的精髓。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展現出了不列顛外交大臣應有的專業素養。
財政大臣帕威爾:“爵士說得不錯,俄國人現在能夠投入到遠東地區的力,量確實是太少了,根本就沒有份量。
俄國人的東進戰略,不僅意味著維也納的禍水南引計劃破產,同時還威脅到了神羅的陸地霸主地位。
維也納政府不可能看著俄國人完成黃俄羅斯計劃,眼下最不希望沙皇政府成功的就是他們,我們現在根本就不用著急。
不管俄奧同盟是否依舊牢不可破,俄國人的東進戰略一旦有成功的跡象,維也納政府勢必要出手打壓。
成功了第一步,再想要邁出第二步,俄國人就會發現全世界都是他們的敵人,尤其是這裡面還有他們最親密的盟友。
到時候俄奧同盟就算能夠勉強維繫,那也是名存實亡,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不過光俄國人還不夠,要對付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還需要更多的盟友。”
提起“盟友”二字,羅伯特·塞西爾首相就是一陣頭疼。沒有辦法,他接手的就是經濟繁榮、外交一塌糊塗的爛攤子。
儘管他的前任,在不列顛所有的首相中都算得上能力傑出,但是因為錯估了法蘭西的實力,就將不列顛帶到了懸崖邊上。
補救,那完全是想多了。從歐陸聯盟建立開始,不列顛的施展外交手段的餘地就不大了。
努力了這麼多年,不列顛都沒有一個真正的盟友。日本不能算,那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弟,還沒有資格成為不列顛的盟友。
眼下除了俄羅斯帝國外,羅伯特·塞西爾都不知道該拉誰,又能夠拉誰?
“外交部有什麼建議麼?”
這種複雜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的好,儘管看外交大臣那張苦瓜臉,就不像是……
外交大臣卡梅倫無奈的回答道:“歐洲各國是指望不上了,他們能夠保持中立,那都是上帝保佑的結果,我們的目標只能放在美洲。
美洲的獨立國家很多,但是有實力的卻沒有幾個,能夠被我們拉攏的就更少了。
最具有拉攏價值的自然是美利堅合眾國,其次是聯盟國,遺憾的是這兩家是死對頭。
要是把這兩家都拉過來,估計我們什麼都不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