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出任殖民地總督,本該是一個大新聞,可惜最近的熱點實在是有些猛,直接把這個訊息蓋了過去。
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郊外賀登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遊園活動。按照慣例,沙皇將給群眾發放禮物。
本該是與民同樂慶祝活動,但尼古拉二世卻被人給坑得非常慘。不知道是誰走了風聲,慶典活動還沒開始就鬧得舉國皆知。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民眾,紛紛擁到賀登廣場。在不到九平方公里的活動現場,居然聚集超過五十萬人。
更坑的是廣場地面居然沒有硬化,依舊凹凸不平,還有不少坑窪、溝渠,負責舉辦慶典的官僚又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
活動剛剛開始,現場就亂套了。在有心人的帶動下,後面的人不斷向前擁擠,當場造成千人死亡、萬人受傷。
一場慶典活動,硬生生的被玩兒成了史詩級災難。
更悲劇的還在後面,官僚們瞞報了損失,被瞞在鼓裡的尼古拉二世沒有采取任何應急措施,當晚依舊舉行了慶祝宴會。
訊息傳開後,歐洲輿論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了尼古拉二世身上,“殘暴”、“野蠻”、“暴君”……所有的罪名,一股腦的都扣在了尼古拉二世身上。
等尼古拉二世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負責籌劃慶典的官員畏罪自殺,相關人員不知所蹤。
線索斷了,幕後黑手沒找到,僅僅只是抓到了幾個不知情的小卒子。沒得說,這口黑鍋尼古拉二世背定了。
即便是事後進行了撫卹,但是惡劣影響已經造成。想要消除影響,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尼古拉二世光榮的成為了歐洲世界第一“暴君”,媒體都忙著報道“賀登災難”,民眾的視線都被吸引了過去。
皇子出任總督這種小新聞,除了政客們關注一下外,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興趣。
被人搶了熱搜,事先準備的預案都沒有用上,弗朗茨卻沒有絲毫不滿。
某種意義上來說,全歐洲的君主都應該給尼古拉二世發勳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沙皇的反面例子在,歐洲民眾突然之間發現自家的君主真的真的很不錯。
就連局勢動盪的西班牙,國內形勢都出現好轉。在短短一夜之間,西班牙民眾發現放個奶娃娃在國王寶座上其實也不錯。
至少破壞力小,最多也就扔幾個奶瓶。西班牙雖然不富裕,但是這點兒小錢還是能夠負擔得起的。
看笑話的看笑話,吃瓜的吃瓜,歐洲民眾都高興了,尼古拉二世卻到了暴走的邊緣。
為了給民眾一個交代,首相已經引咎辭職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幕後黑手沒有被抓到,事情就結束不了。
“廢物!”
“通通都是廢物!”
“一個個平常……”
……
面對沙皇的怒罵,眾人紛紛低下了頭顱。沒有辦法,尼古拉二世罵得確實沒錯。
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了這麼大的醜聞,居然連誰幹的都不知道,不是“廢物”是什麼?
當然,大臣們是廢物,被人玩弄於鼓掌中的沙皇,顯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管是否被人算計,“無能”的帽子,尼古拉二世也是摘不掉的。
可以說在未來的歲月裡,他要是不幹點兒大事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歷史蓋棺定論上一定少不了一句:“無能的沙皇”。
見氣氛不對,剛剛被任命為首相的謝爾蓋·維特,硬著頭皮勸說道:“陛下,現在事已至此。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善後。
光撫卹還不夠,我們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儘快恢復您的名譽,免得被野心家們有機可趁。”
自從“賀登災難”爆發後,尼古拉二世的聲望就跌到了谷底。要不是前幾任沙皇幹得不錯,留下來的遺澤豐厚,現在就要動搖沙皇政府的統治基礎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前幾任幹得太出色,被拿出來做對比的尼古拉二世才悲劇。
曾祖,尼古拉一世雖然在內政方面毫無建樹,但是架不住他能打。擊敗了英法奧斯曼聯軍,奪回了東正聖地君士坦丁堡,實現了俄羅斯人數百年的夢想。
僅憑這一項功績,尼古拉一世就成為俄羅斯帝國最偉大的沙皇。現在俄羅斯民眾稱呼尼古拉一世,那都是尼古拉大帝。
祖父,亞歷山大二世同樣也是牛逼哄哄。雖然繼位之初就迎來了一場大敗,但是人家臥薪嚐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