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戰爭的結束,不僅意味著奧地利拿到了歐陸霸權,更重要的是懸在奧地利頭上的利劍不復存在。
看看《對法處置草案》就知道,奧地利這次是把盟友們喂得飽飽的,同樣也將仇恨拉得滿滿的。
可以想象,接下來的法奧關係會有多麼糟糕。不過這都是小問題,仇恨值高分擔的國家也多。
吃下去的肉不能吐出來,到了現在這一步,法國人想要東山再起,先要問周邊鄰居們答不答應。
今時不同往日,戰前法國人可以蔑視這些鄰居,戰後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沒落的西班牙雖然實力不濟,可是人家塊頭大啊!現在又收回了富饒的魯西永地區,實力還會進一步發展。
剛剛復國的撒丁王國,暫時指望不上,不過發展潛力卻不小,在反法的問題上還有義大利眾邦國的支援。有了一次不愉快的經歷,大家肯定不想來第二次。
元氣大傷的比利時,實力是不咋地,可比法仇深似海,妥妥的是反法急先鋒。
山地之國瑞士,國力雖然不咋地,可大名鼎鼎的瑞士僱傭兵大家都知道,絕對是難啃的骨頭。
法蘭西想要東山再起,無論從哪個方向取得突破,都是難如登天。尤其是奧地利還在一旁虎視眈眈,稍微動靜大了點兒,又是一次反法戰爭。
按照智囊團的分析,戰後西、瑞、比、撒四國加起來綜合國力就頂得上法蘭西了。只要不讓法國人各個擊破,封鎖網是牢不可破。
西線的威脅不復存在,歐洲大陸也就和平了。只要奧地利不主動搞事情,就沒有人能夠搞得起事情。
作為一名和平主義者,弗朗茨決定在未來的歲月裡少出去折騰,沒事就窩在家裡種田。
好吧,這些都是忽悠人的。真相是奧地利吃撐了,需要停下來消化。
戰爭是吞金獸,別看奧地利這次贏得似乎很輕鬆,實際上維也納政府也是債臺高築。
為了支撐這場戰爭,奧地利不僅打光了國庫,還向銀行借了8億神盾,先後向民間發動了三次戰爭債券,共計7.6億神盾。
如果只是增加十幾億債務,那也不值得弗朗茨憂心。畢竟維也納政府財政狀況良好,承擔這點兒債務沒壓力。
問題是德奧合併已經開始,別的地區不需要奧地利支援多少,萊茵蘭地區的重建開銷卻是少不了的。
在這個問題上,不要指望德意志聯邦政府能掏錢,他們早就是債臺高築。
前不久還因為拖欠工資,導致鬧出了公職人員大罷工,漢諾威那位橡皮章皇帝早就撒手不管了。
按照之前約定,維也納和會過後喬治一世就要宣佈解散聯邦,然後放棄皇位。反正都和自己沒關係了,自然是破罐子破摔。
最後還是弗朗茨看不過去,支援了一筆款子,才讓政府正常運轉下去。
真正倒黴的還是德意志聯邦政府的債主們,債務人沒有了,又找不到承擔債務的繼承人,債權自然也就消失了。
下面的邦國政府不會認賬,弗朗茨同樣不會承認這筆債務。不管官司打到什麼地方,誰也不能說神聖羅馬帝國是德意志聯邦的繼承人。
債務可以不繼承,領土卻是要接收的。萊茵蘭地區是德意志聯邦政府直轄區,不屬於任何一個邦國,合併後自然會變成維也納政府直轄區。
沒得說,既然是中央政府的直轄區,自然就要由中央政府撥款重建了。下面的邦國最多人道主義上支援一點兒,法律上他們是不承擔責任的。
幾百萬人的返鄉安置,從衣食住行到工作崗位,都需要維也納政府來解決,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相比之下,新佔領區的建設就不算什麼。儘管同樣開銷巨大,可是時間上沒有要求啊!
遣返了當地人,就變成了無人區,維也納政府可以想什麼時候開發,就什麼時候開發。
除了這些開銷外,還有一個巨坑要填。戰爭進行到現在,奧地利軍隊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傷亡撫卹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截至到目前為止,維也納政府已經累計發放撫卹金4.6億神盾。這還不是結束,費用超過10億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就看軍功田能夠充抵多少了,要是士兵們都選擇拿現金,估摸著維也納政府距離破產也不遠了。
把所有的開銷加在一起,因為這場戰爭,維也納政府需要支出的最終費用,絕對不會低於五十億神盾。
因為戰爭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更是高達七十億神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