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丟到會議上討論,讓法國人自己想辦法說服各國降低賠款數額。
只要法國政府肯解散軍隊,保證不發展軍備,我們就不在賠款問題上刁難他們。”
坦率的說,弗朗茨沒有想過這樣的鉅額賠款數字,能夠在反法同盟內部會議上透過。
按照事先的計劃,只要讓法國人能夠承擔30億神盾的賠款,弗朗茨就滿足了。
並非不能多,實在是沒有意義。喪失了海外殖民地,本土又遭受戰火洗禮的法蘭西,早就不是那個財大氣粗的法蘭西帝國了。
30億神盾的賠款,每個月光利息就是1500萬。要湊齊每月的賠款,新生的法國政府不僅要解散軍隊,還要省吃儉用。
提出鉅額賠款,本身就是為了讓盟友們反對的,確切的說是誘使俄國人反對,讓俄國人站在西、瑞、比、撒等國的對立面。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不知道是俄國人發現了這份計劃,還是被鉅額賠款數額給誘惑到了。總之,俄國代表沒有跳出來反對。
沒人反對,奧地利也不可能自己出來反對。把各方抱出來的損失加在一起,然後天文數字的賠款就出來了。
好在,這只是一個草案,還有修改的餘地。要是簽訂了正式條約,那就是在逼著法國政府裝死了。
類似的案例,在原時空也發生過。一戰後法國人就向德國人提出了6000~8000億金馬克的賠款,然後一路被砍到了1320億金馬克。
最後無奈的發現,戰敗的德國人還是支付不起賠款。為了讓德國人能夠支付賠款,協約國搞出了腦殘的工業產品抵債方式。
不僅替敵人保住了工業,還讓德國製造透過賠款暢通無阻的進入英法殖民地。資本財團趁機大發橫財,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國內經濟蕭條,沒人投資製造業了。
有這樣的先例在,弗朗茨自然是警惕萬分。時刻提醒著自己,賠款只是打壓敵人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