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破崙四世問道:“國內不行,不是還有國際市場麼?
我記得當年奧地利就向全歐洲發行過一次債券,獲得了大量的資金。
正是憑藉從國際市場上籌措的資金,奧地利才完成了工業革命,再次復興了起來。”
財政大臣羅伊·弗農搖了搖頭:“陛下,我們和奧地利不一樣,現在的國際局勢也和當年不同。
奧地利政府能夠做的事情,不等於我們也能夠幹。至少各國的政治干預,我們就沒有辦法解決。”
這年頭的錢,可不是好借的。國際貸款都有附加條件,發行國際債券又何嘗能夠例外呢?
奧地利向歐洲世界發行鉅額債券融資,除了維也納政府拿出了足夠的抵押品外,更關鍵的還是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
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協議,大都是那個時代達成的,一系列的密約下來,和歐洲各國的關係就算不是盟友,那也是準盟友。
關係好了,自然就沒人卡脖子。換了法國政府就不行了,估計債券剛剛進入各國市場,還來不及進行銷售,政治上的干涉就來了。
皮球踢到了外交部,在拿破崙四世期待的眼神之下,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直接低下了高傲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