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功夫後,見外交大臣仍然沒有開口,拿破崙四世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法蘭西被歐洲各國孤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波拿巴王朝更是從建立開始,就被人圍攻。
為了改變政治外交上的孤立,歷代法國政府都付出過努力,可惜收效甚微。
彷彿中了詛咒,法國政府每次和歐洲各國改善關係,要不了多久又會爆發大事件,重新把仇恨值拉滿。
遠的就不提了,拿破崙三世時代就和歐洲各國緩和了關係,然後吞併義大利地區,前面所有的外交努力一朝喪盡。
拿破崙四世繼位過後同樣做出了努力,同樣沒有例外。只不過這次不是他們搞事情,而是有人搞他們。
結局都一樣,好不容易有所好轉的外交關係,馬上又降到了冰點。
即便是法國人一手扶起來的西班牙政府,對他們也是不冷不熱,根本就算不上盟友。
在這種背景下,讓外交部說服歐洲各國,同意法蘭西政府在各國發行債券,無疑是痴人說夢。
猶豫再三後,拿破崙四世緩緩說道:“救濟難民計劃暫時取消,重啟和財團的談判。”
事實再一次證明,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大農場計劃才剛剛起步,連種子都沒有撒下去,現在的法蘭西仍然是糧食進口國。
拿著政府寶貴的外匯,從國外購買糧食救濟殖民地土著。對殖民者來說,這是非常奢侈的行為。
政府有錢的時候,拿破崙四世不介意發發善心,救下這些“勞動力”。既然現在沒錢,那就不用考慮了。
特倫斯·布林金首相提醒道:“陛下,現在和財團談判,他們肯定會獅子大開口,需要付出的代價……”
拿破崙四世打斷道:“我們還有得選擇麼?國內的棉花庫存已經消耗一空,大部分棉紡織企業都在裁員減產,失業率急劇增長。
要是不盡快恢復埃及的棉花生產,國內紡織企業都要死光了。到時候,那幾百萬紡織工人怎麼辦?”
明知道是飲鴆止渴,拿破崙四世還是沒得選擇。市場需要信心,不讓資本家們看到希望,破產潮、失業潮馬上就會接踵而至。
為了不再來一次大革命,明知道向財團妥協後患無窮,拿破崙四世也只能認了。
財政大臣羅伊·弗農有些忐忑的說道:“要不然我們反猶吧?”
這個提議可不是無的放矢,猶太人可是法國政府的重要債主,持有法國政府至少三分之一的債務。
掀起反猶運動,這些債就不用還了。再抄抄家,沒收猶太人的資產,眼下的難關也就度過去了。
猶豫了一會兒功夫後,拿破崙四世點了點頭:“先派人和猶太財團談談,如果他們肯借錢給政府的話,就放他們一馬。”
要錢還是要命,這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悲劇的是做選擇題的猶太人,根本就不知道拒絕的後果。
就算是有人想得到,在利益面前也很難做出割捨。可以說從拿破崙四世做出這個決定開始,新一輪的法國反猶運動就已經開始了。
……
維也納宮,放下了手中報紙,弗朗茨發現了不對勁,最近一段時間裡,歐洲揭露猶太人黑歷史的新聞突然間多了起來。
憑藉多年的政治經驗,弗朗茨可以肯定,這是有預謀的針對行動。
要不然這年頭黑心資本家遍地都是,為什麼報紙上揭露的正好都是猶太資本家?
當然,報紙肯定是沒問題的。上面刊登的訊息都是有圖有真相,發生的事情件件都可以實錘,完全盡到了新聞人的責任。
就算是明知道背後有人推手,那也沒辦法,該報道的還是要報道,誰讓猶太資本自己不乾淨的。
維也納政府雖然對新聞管制的比較嚴,但是核心是實事求是,打擊的是造謠、帶節奏。這種實錘的新聞,不在管制範圍之內。
別說是揭露猶太資本家的黑歷史,就算是國內的權貴,只要有其犯罪證據,報紙照樣可以揭露。
……
聖誕夜前夕,法國經濟學家於連·福貝爾在廣播上演講,題為《警惕經濟危機中的幕後黑手》,矛頭直指猶太財團。
緊隨其後,法國多名專家學者公開發言,將國內經濟惡化的責任扣在了猶太財團的頭上。
在法國政府的有意放縱之下,一時間針對猶太人的暴力事件多了起來。
覺察到危險臨近,經驗豐富的猶太資本家,立即祭出了無往不利的“法郎”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