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都來一次升級,才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真要是修建一條覆蓋全國的公路,建設成本估計也就比我們的鐵路網路便宜一丟丟。
這已經超過了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我們也不能無限制的發行債券融資。
這些事情都不是燃眉之急,可以先做計劃,具體實施往後拖一拖也不打緊。”
問題出現了,弗朗茨才知道奧地利還是窮。老牌工業城市重新規劃升級改造,成本不比重建一座新城低多少。
一口氣上馬十幾座,近東開發計劃中已經在實施了,維也納政府實在是沒有財力,同時再啟動一波。
公路網路建設,沒有現成的例子,不過參考一下奧地利的鐵路網路,基本上就能夠說明問題了。
要不是忽悠了一大幫國際熱心認識友情贊助,僅憑維也納政府自身的力量建設,估計現在有沒有通車都是一個未知數。
“吃一塹,長一智。”
被坑過一次了,國際資本也吸取了教訓,再想要拿畫大餅忽悠人,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麼多“熱心人士”友情贊助了。
公路不同於鐵路,鐵路的投資前景是一片光明,只要扛過了漫長的投入週期,後面就是財源滾滾。
公路靠什麼盈利,那完全就是一團漿糊,沒有任何前車之鑑可以效仿。
這年頭車都沒幾輛,即便是在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建立收費站收到的錢,都不一定夠給收費人員發工資。
看不到盈利前景的買賣,想要忽悠冤大頭進來填坑,實在是太難了。
不要說投資者了,即便是弗朗茨這個穿越者,都不看好公路專案能夠盈利。
沒有辦法,汽車普及需要時間。只有等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有可能依靠收費收回投資成本,獲得投資回報。
然而,資本家們等不起。就算是進行“價值投資”都不行,因為不等公路專案收回投資成本,恐怕前面建的公路就已經報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