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總督府,意氣風發的弗雷德里希總督:“你們都是奧地利陸軍大學最優秀的畢業生,某些人的專業成績,甚至還打破了學校的記錄。
不過這還不夠,優秀的將軍都是戰場上打出來的。帝國是熱愛和平的,沒有那麼多戰爭給你們實戰練手。
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你們提前感受一下戰爭的殘酷。只不過有些危險,參不參與全憑個人自願。
如果怕了,現在選擇還可以退出。”
能夠出現在這裡,就已經能夠說明問題。要是怕的話,一開始就不參加了。
似乎很滿意眾人的表現,弗雷德里希總督緩和了語氣:“很好,既然選擇了參加這次行動,那麼出了這個門,你們就不在是奧地利現役軍人。
在歷練途中發生了任何意外,都和奧地利政府沒有關係。只有活著回來的人,才能恢復軍籍。
作為你們的前輩,在這裡告誡你們一句:先學會如何在戰場上生存下來,再去思考建功立業。
在戰場上保護好自身的安全,同樣也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官必備的能力。
帝國培養你們不容易,不是拿去當敢死隊用的,勇敢和莽夫從來都不是一個概念。
現在我開始點名。”
“奧斯卡·馮·胡蒂爾。”
一名青年軍官上前一步回答道:“到!”
弗雷德里希總督:“胡蒂爾中校,你是這次行動的指揮官,我希望你能夠把這幫小夥子全部都完好無損的帶回來。”
“是!”奧斯卡·馮·胡蒂爾回答道
弗雷德里希總督點了點頭:“你們這次的任務是,利用馬赫敵叛軍給法國人添亂。”
看著迷惑不解的眾人,弗雷德里希笑道:“不要感到奇怪,就算是有我們和英國人的支援,叛軍也不可能打贏法國人。
雙方的實力差距懸殊,戰爭從一開始就確定了輸贏。派你們過去是歷練,不是讓你們去送死。
這場戰爭你們不需要有壓力,任何戰術都可以用,輸贏和我們沒關係。打出什麼樣的戰績,全靠你們自己的能力。
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們能夠忽悠住那幫土著,讓他們聽你們的意見。
如果誰有能力自己拉起一支叛軍和法國人幹,我也沒有意見。
你們在戰場上取得戰果,決定著你們能夠拿到多少物資援助,以增加在叛軍中的話語權。
前期你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步兵團的裝備,給不給、什麼時候給叛軍,都由你們自由決定。”
培養高層軍官和基層軍官是完全不一樣的,基層軍官只需要執行命令,敢打敢拼就行了。
高層軍官就不一樣了,需要學習的內容就多了,組織管理能力、戰術指揮能力、戰場應變能力……
不僅學習的內多,還伴隨著最殘酷的競爭,每個階段都有考核,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夠獲得下一階段的培養。
這麼高成本培養出來的將領,自然不是用來衝鋒陷陣的。如何在戰場上保命,也成為了必修課。
這次蘇丹起義軍和法國人的戰爭,就是一次實戰考驗。紙上談兵再厲害,也比不上戰場上真刀真槍殺出來。
直接拿法國人練手,奧地利軍方顯然是對這些人寄予厚望的,要不然直接派戰鬥經驗豐富的軍官去就行了。
說完,弗雷德里希繼續點名。
“埃裡希·馮·法金漢、波提奧雷克、施特豪森堡……”
一個個後世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現在這裡。
經過了弗朗茨數十年的經營,奧地利軍隊招兵的範圍,早就不侷限在奧地利國內。
凡是神羅帝國的民眾,都有資格參軍入伍,包括北德意志地區在內。
尤其是普俄戰爭後,迫於財政壓力,柏林政府放棄了原本的軍**主義道路。陸軍都壓縮了編制,對軍校的投入自然也小了。
事實上,有先見之明的容克貴族,在很早以前就開始腳踩兩條船。老一輩在普軍中服役,年輕一代在奧地利留學。
現在普魯士沒落,這些軍事留學生也不需要回去了,根本就沒位置,進入奧地利軍隊服役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對有志於統一德意志地區的弗朗茨來說,這些出身北德意志的軍官自然不是問題,反正都是大浪淘沙。
意氣風發的弗雷德里希,1856年出生他,實際年齡也不比這些人大多少。
只不過運氣好趕上近東戰爭,一路順風順水的刷奧斯曼副本,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