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鬥智,拿破崙三世還是給了蘇丹政府支援,除了武器彈藥之內的物質援助外,還開出了一張大大的空頭支票。
那意思就是說:你們必須要堅持住,等我們準備好了就出兵。現在只是為了迷惑敵人,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
倫敦,格爾斯頓首相對普法兩國的態度非常不爽,不但當了縮頭烏龜,還把決定權丟了過來,這不是把大英帝國架在火上烤麼?
名義上以他們馬首是瞻,實際上誰聽他們的?拿破崙三世說得好聽,不列顛出兵多少法蘭西就出多少。
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這有多麼不靠譜。這次戰爭,主要是在陸地上進行,就算是登陸作戰也可以走黑海。
皇家海軍總不可能跑到黑海給奧斯曼帝國幫忙吧?他們要是敢進去,就不要想出來了。
黑海海峽那麼窄,要堵住大門可不難。一旦堵在裡面了,距離全軍覆沒就不遠了。
無法封鎖海上,要在陸地上作戰,就英國陸軍那點兒兵力,送上去估計連第一波都不夠。
當然,他們也可以用封鎖海外貿易威脅奧地利和俄羅斯。真要是那麼幹了,保管法國人會拍手稱快,然後充當吃瓜群眾看熱鬧。
不要看奧地利的海軍只有他們的一半,似乎皇家海軍可以輕鬆輾壓,實際上戰爭並不是一場數字遊戲。
真要是打起來了,奧地利海軍還是可以依託分散在各地的殖民地,進行一場破交戰的。
物資封鎖,人家又不是歐洲公敵,你憑什麼保證歐洲各國不和奧地利做生意?別的不說,至少法國人就不會放棄發戰爭財的機會。
理論上,只要把奧地利分散在海外的殖民據點拔掉,這些問題就解決了。問題是這些殖民地並不好打,除了兵力薄弱的阿拉斯加和奧屬南美州外,別的地方都有重兵。
以英國陸軍的規模,就算是全部派出去都無濟於事。總不能為了奧斯曼帝國,不列顛就傾盡國力,不惜一切代價擴軍和奧地利死磕吧?
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格爾斯頓首相表示自己沒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