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波蘭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就算是歐洲各國不反對,波蘭民眾也不會答應。
兩國共君就不一樣了,這種事情是有先例的。原來就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現在也可以變成波蘭-普魯士聯邦,民眾心裡要容易接受的多。
歐洲國家或許會反對兩國共君,但絕對沒有對普魯士吞併波蘭那麼激烈,不至於組織干涉聯軍強勢攪局。私下裡進行一番利益交換,最後達成目標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柏林沒有達成目的,華沙根本就不用去。沒有普魯士充當主力,波蘭人根本就沒有牽制俄國人的實力。
巴黎,不光是奧斯曼帝國代表在活動,奧地利駐巴黎公使也沒有閒著,雙方都在進行公關。
從軍事上來說,要救援奧斯曼帝國,萬萬不能少了法國人。如果巴黎政府冷眼旁觀,蘇丹就算是說服剩下的國家一起幹涉,都沒有多少作用。
拿破崙三世再次把問題拋給了兒子:“歐仁,你覺得我們該怎麼選擇?”
歐仁皇儲緊繃著臉回答道:“這個選擇非常困難,從戰略上來說,奧斯曼帝國的存在就是我們天然的盟友。
歷史上已經證明,奧斯曼帝國存在能夠牽制住哈布斯堡王朝很大一部分精力,讓他們無法全力爭霸歐洲。
只是這一次俄羅斯和奧地利兩國聯手,我們想要進行干預,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搞不好還有可能爆發戰爭。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不適合與奧地利爆發戰爭,至少五年內我們要儘可能的避免和大國爆發戰爭。
要不要救奧斯曼帝國,主要還是要看奧斯曼帝國的實力。如果他們真的廢了,那麼就算是救下他們也沒有用。
如果他們頂住了第一波攻勢,那麼我們拉著歐洲各國一起出面調停,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維也納政府也會罷手。”
拿破崙三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歐仁。你的進步非常快,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獨當一面了。”
向前走了幾步後,又補充道:“現在確實不是干涉的時機,奧地利想要爭霸歐陸,就必須要先拔出背後的釘子。
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他們的阻礙,弗朗茨選擇了和俄羅斯結盟,相當於背後減少了一個敵人。
他們唯一的心腹大患就是奧斯曼帝國,拔掉了這顆釘子,東地中海就被奧地利人完全掌握在了手中,勢力一直延伸到了印度洋。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奧斯曼帝國的存在是奧地利和俄國人最後聯手基礎。沒有了奧斯曼帝國這個共同的敵人,‘聖彼得堡——維也納’聯盟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俄國人和奧地利還會互相視對方為生死大敵,為了歐陸霸權大打出手。
當然,前提條件是沙皇政府能夠贏得第二次普俄戰爭。弗朗茨的佈局能力可是非常厲害,原本在德意志聯邦給他們添堵的普魯士王國,現在變成了遏制俄國人的最佳打手。
如果有一天俄羅斯帝國真的要倒塌了,記得拉他們一把。有這顆釘子在,無論是普魯士,還是奧地利,都不敢全力參與到歐陸霸權爭奪中。
這次的事情,就讓英國人去頭疼吧!通知倫敦政府,在這次的問題上我們和他們保持一致,如果他們要出兵干涉的話,他們出多少我們出多少。”
人之將死,看問題更加透徹了。現在拿破崙三世已經意識到了最適合法蘭西的盟友是俄羅斯帝國,可惜時間來的太晚了一些。
尼古拉一世時代,俄羅斯帝國如日中天,整個歐洲大陸都在這個龐然大物下顫抖。
為了復興法蘭西,擺脫身上的枷鎖,拿破崙三世和歐洲各國政府做出了類似的決定——打壓俄羅斯帝國。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腐朽的俄羅斯帝國還是不堪重負,慢慢的倒了下來。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替俄羅斯帝國恢復了部分實力,但絕對比不上巔峰時期。
這個時候聯合俄羅斯帝國已經晚了。無緣無故,拿破崙三世不可能拿錢去填沙皇政府那個無底洞,就算是他個人肯,法蘭西民眾也不會答應。
“敵在巴黎”可不是玩笑,巴黎民眾的戰鬥力,那可是冠絕全世界。一旦讓他們發現政府賣國,一場革命不要太輕鬆。
現在他們還沒有全力發揮,原時空他們發揮全力的時候,換政府比換衣服還勤快。
普通人一週之內都不一定會換三套衣服,但是法國人卻可以在一週之內可以換三屆政府,這還包括了週末休假。
為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