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陪葬,大家一起去……”
……
近東戰爭進入到了最後階段,“鳥糞戰爭”也落下了帷幕。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最終還是走上了談判桌。
英國人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他們在南美洲的霸權,將法奧兩個挑戰者壓了下來。
受大國博弈影響,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個倒黴蛋,成功的晉級為失敗者。
不能怪後臺不給力,就算是喪失了制海權,法奧兩個好歹還是想辦法把物資送了進去,可惜他們自己不爭氣,戰場上以二打一都輸了。
要知道為了保障他們的後勤補給,奧地利還敲了哥倫比亞政府一悶棍,現在哥倫比亞都沒有從內戰中走出來。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拳頭就是話語權,秘魯和玻利維亞戰場上輸了,談判桌上自然也硬氣不起來。
這場南美戰爭看似持續了三年多,實際上各方的傷亡並不大。
當然這個“不大”,也是相對歐洲而言的,對三個小菜鳥來說都是元氣大傷。
前前後後智利戰死1.6萬人,玻利維亞和秘魯分別戰死1.9萬和1.7萬,傷亡遠超歷史同期,可謂是南美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
英法奧三國都很忙,現在沒有功夫在南美折騰,沒有列強添亂,這次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
沒有任何意外,作為勝利者的智利拿到夢寐以求的阿塔卡馬沙漠,頭號倒黴蛋的玻利維亞喪失了全部出海口,直接淪為內陸國家。
在南美地區的試探失敗,沒有令弗朗茨感到意外。英國人世界霸主地位是靠皇家海軍一槍一炮打下來的,又豈是那麼容易動搖的?
況且,維也納政府付出的代價也是有收穫的。玻利維亞那個半死不活的小弟姑且不論,弗朗茨的暗度陳倉計劃完成了。
以南美戰爭為契機,為奧地利策劃巴拿馬獨立運動提供了藉口,沒有引發南美各國的眾怒。
時至今日,巴拿馬獨立組織已經控制了哥倫比亞共和國四分之一的領土,時常把哥倫比亞政府軍按在地上揍。
這還是奧屬中美洲總督府有意控制的結果,要不然獨立組織都席捲整個哥倫比亞了。
聽起來很牛逼,實際上也就那麼回事。哥倫比亞共和國老老少少加起來,一共也就兩百多萬人,白人數量不足四分之一。
幹不過獨立組織是正常的,畢竟那只是明面上丟出來的馬甲,武力擔當還是奧地利殖民者。
替自己打仗,戰鬥力總是容易爆棚的。奧屬中美洲殖民政府給出了許諾:誰打下來的地盤就歸誰。
然後,民間殖民團隊就瘋狂湧入,很快就讓哥倫比亞政府懷疑人生。
說好的巴拿馬獨立組織,現在都飲馬“馬格達萊納河”,怎麼還不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