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被人抗議是日常操作。經歷的次數多了,大家也就習慣了。
關鍵是在抗議過程中發生了意外,希臘公使塞克斯圖斯被人抗議民眾打死了,事情就大條了。
包括弗朗茨都懵逼了,這關希臘人什麼事?
總不能說希臘帝國主義入侵奧斯曼,要血債血償?
出於最大的惡意,弗朗茨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這是奧地利特工乾的,只是沒有證據。
更多的訊息傳來,解開了大家心中謎團。
據說是希臘公使外出回來的時候,馬車撞死了一名過馬路孩童,刺激了熱血沸騰的奧斯曼民眾,衝突就發生了。
列強惹不起,難道小小的希臘也惹不起麼?
等奧斯曼警察趕到戰場的時候,塞克斯圖斯這個倒黴蛋公使連同車伕、衛兵,都已經見了上帝。
一國公使被活活打死,無論奧斯曼政府怎麼解釋,都沒有用了。
原本是奧斯曼政府追究塞克斯圖斯車禍責任的,可惜當事人已經死了,死人不需要負責。
到了這一步,責任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受害者的希臘,自然不會承認馬車撞人的事情。
希臘政府一口咬定是奧斯曼人野蠻,殘忍的殺害了塞克斯圖斯公使,要求奧斯曼政府交出所有的嫌疑犯,接受希臘政府調查。
沒錯就是說的“所有”,希臘政府認為當天參加抗議的人都有嫌疑,要求奧斯曼政府把這些人一起交給他們,接受希臘政府的審查。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天參與抗議的民眾高達五位數,奧斯曼政府就算是再想息事寧人,也不可能把人交出去。
……
搞清楚了前因後果,弗朗茨笑道:“這麼說,希臘人是想要蹭上來撿便宜了。”
“公使遇害案”給希臘政府提供了最佳的介入機會。
奧地利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戰爭藉口,把希臘的“公使遇害案”捆綁在一起,無疑會增加“屠殺案”的說服力。
奧斯曼政府想要洗白都不可能,“屠殺案”裡面是有水分的,可“公使遇害案”卻真的死了一位公使。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是的。案發後不久,希臘政府就聯絡到了我們,表示願意共同出兵討伐野蠻的奧斯曼帝國。
希臘人的態度雖然不錯,不過他們的胃口卻不小。不光對愛琴海的島嶼有興趣,還想要從小亞細亞半島上分一杯羹。”
希臘這種歷史包袱沉重的國家,大國夢是必不可少的。
可惜希臘的運氣不怎麼好,周邊任何一個鄰居都有吊打他們的實力,再大的野心也只能憋著。
奧斯曼是他們唯一擴張領土的機會,要是再錯過了,就真的只能回家做夢了。
弗朗茨若無其事道:“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收穫和付出都是對等的。
希臘人想要從小亞細亞半島上分一杯羹,就讓他們先證明自己的實力。
告訴希臘人,這場戰爭我們按貢獻分配戰利品,想要拿走多少土地,就在戰場上做出多少貢獻。”
毫無疑問,“按貢獻分配戰利品”是一個巨坑。戰場上的貢獻必須要靠實力,奧斯曼帝國再弱也不是希臘能夠比的。
就他們那點兒家底,如果不能剋制住貪心,搞不好就全部搭進去了。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決定利益分配永遠都是實力。指望公平,還不如指望維也納政府的節操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