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剛上任,果然是難免疏漏”
生出了深深警惕的皇帝和宜興郡主又商量了一會,卻仍然難以斷定究竟是先頭那些兄弟的餘孽,還是別有用心的逆臣賊子,到最後,宜興郡主只得百般無奈地接過了這打探和留心的勾當。只這特地跑一趟畢竟還有些其他的收穫,她臨走的時候,手中又多了一對銜珠鳳釵,心裡尋思正好陳瀾和張惠心一人一支。
想來那個聰明的丫頭希望的就是今次功勞全歸了她這個皇家郡主,她自然不會多說旁的話。還有那個楊進周,專門替那丫頭跑了一趟腿,卻連個臉都沒露。這一對兒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皇后百日祭之後,京城的達官顯貴陸陸續續都接到了一張韓國公府和陽寧侯府聯名的生辰宴請柬。若單單如此,不少人家興許納罕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可一看內容,一看落款上頭還有宜興郡主的私章,又說是宜興郡主要認乾女兒。一時間,無論他們心裡究竟怎麼猜測怎麼想,一戶戶人家幾乎都命人回覆說是到時候必然到場。
相形之下,如今忝掌左軍都督府的陳瑛身為陽寧侯府當家,卻幾乎和這些外人同時得到的訊息。他在衙門裡頭還能忍住不動聲色,可是這天回了侯府慶禧居,他卻對著徐夫人大發雷霆,隨即也不管一旁嚇得直打哆嗦的幼子陳汀,摔下門簾就到了羅姨娘的屋子,當著陳汐的面就直截了當地撂下了一句話。
“羅世子那邊不要再理會了,那個被女人玩得團團轉的傢伙將來出息也有限家裡幾個姊妹都定下了,三丫頭甚至還巴結上了宜興郡主,汐兒的事也不能再拖下去。我看中了三戶人家,你再打聽打聽,月底之前定下來”
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兩百零三章 風光(上)
第兩百零三章 風光(上)
韓國公府坐落在積水潭西邊頭條衚衕。由於韓國公張銘是老好人,位列碩果僅存的幾位頂尖國公之一,女兒又是晉王正妃,因此往常這兒也算得上是賓客眾多的地方。然而,年後晉王府連遭變故,之後又是宣府大同互市弊案牽扯到了韓國公府,張銘甚至一度閉門思過,這座往日車水馬龍的國公府也就冷清了下來。
時過境遷,現如今晉王府的事著落在死去的吳王頭上,韓國公張銘雖丟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可又轉去了京營坐鎮,麾下領步軍營,這竟是彷彿比從前更顯達了些。有心人再尋思一下娶了宜興郡主的二老爺張銓,哪裡還會不明白這府裡早已危機盡去。於是,接到了韓國公府和陽寧侯府聯名發出去的帖子,一大早就有人陸陸續續過來了。
韓國公夫人陳氏儘管對於此事並不以為然,可丈夫交託,母親囑咐,她這個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心裡頭卻直犯嘀咕。這會兒在二門口,眼見母親朱氏在兩個健壯僕婦的伺候下從馬車上下來,額頭上全都是汗,她不禁心疼地上前,掏出帕子仔仔細細擦了擦,這才說道:“這大熱天的,娘派鄭媽媽送了瀾兒過來不就行了,何必親自跑這麼一趟,萬一中暑了可怎麼了得,您的身體可還沒有大好”
她一邊說一邊又看向了陳瀾:“你也不勸勸老太太”
“好了,我成天悶在家裡也沒意思,這時光自然要來湊個熱鬧。”朱氏眉頭一皺,也不容韓國公夫人再說什麼,就任由僕婦將她抬上了另一邊的涼轎,眼見旁邊早有人預備好了絹傘,她才頭也不回地囑咐道,“今天賓客多,你是韓國公府的女主人,又是瀾兒的姑姑,記著多多盡心些,這當口出紕漏就是讓人笑話”
儘管陳氏心頭暗惱,但終究不敢違逆,只得答應了下來。而這時候,宜興郡主和張惠心也都到了,一個上前笑吟吟地和朱氏說話,一個則是拉著陳瀾問東問西。一行人說說笑笑進了韓國公府後堂玉暉堂,有幾個更早一步到了的夫人小姐們全都上了前來。和朱氏這位陽寧侯太夫人寒暄了一會,更多的人少不得圍住了陳瀾,那目光中既有殷羨,也有嫉妒,更多的是比較和挑剔。
陳瀾也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場合了,不過是端著得體的笑容一一應付了過去,才一轉眼功夫就發現張惠心不見了蹤影。知道這丫頭是最不耐煩應酬交際的,只怕不知道躲在哪兒等著自己甩掉這些麻煩的夫人小姐們好過去說話,她便不動聲色地挪動著步子,待到了角落裡,果然就有一個面熟的丫頭悄悄上了前來。可就在這時候,外間就傳來了一個聲音。
“威國公夫人到”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就連陳氏都有些意外。儘管都是國公夫人,但一方是世襲的勳貴,一方是新晉的外戚功臣,陳氏送了帖子出去之後就沒覺得對方會來。她看了一旁的朱氏一眼,見其丟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