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第200師沉著堅守,並以火燒森林阻止日軍前進。日軍以20餘架飛機輪番轟炸同古。26日,日軍主力突破同古西北角,企圖將200師分為南北兩半,然後佔領城東的西當河橋,切斷唯一的退路,圍殲200師。第200師退守同古鐵路以東,與日軍短兵相接,逐屋爭奪。同古城在日軍飛機大炮連日的狂轟濫炸之下,大都成為廢墟,雙方傷亡都很大。28日,三天前在仰光登陸的日軍第56師團趕赴同古參戰,中國遠征軍第6軍奉命亦派新編22師前往解圍,雙方的援軍對峙於同古以北的克永崗一線。日軍決定集中主力消滅堅守同古的第200師,對新編22師暫取守勢。日軍主力以步、炮、空協同攻擊同古,並使用糜爛性毒氣,同時多次化裝英緬軍及緬甸人士驅牛車暗帶器械槍支,企圖混入同古城內裡應外合,進行偷襲,均被200師查出並消滅之。28日夜,一部日軍從同古東南渡過西當河,企圖偷襲河東的第200師司令部,戴師長指揮少量部隊與敵混戰,並令城內部隊派兵夾擊,將這股日軍壓迫至西當河大橋東南,控制了局勢。同日,集結在葉帶西的中國軍隊新編22師主力及炮兵戰車各一部(只有輕戰車,炮戰車尚在臘戍待運),為了解救200師之圍,向南猛攻,至午後攻佔南帕車站四周及部分建築物,戰車將日軍炮兵陣地摧毀,繳獲山炮一門及彈藥檔案甚多。但南帕車站堅固建築物中的日軍仍繼續頑固抵抗。29日,新22師向南帕車站繼續進攻,日軍增援,以步炮聯合進攻,雙方相戰竟日,均無進展。同日,戴師長電告第5軍軍部:“敵與我接觸戰始自19日……激戰至29日,我仍固守東瓜(同古)鐵路以東之陣地,當交戰之初,敵勢之猛,向所未有。尤以24日至28日敵機更不斷轟炸,掩護其戰車縱橫馳騁,其炮兵則使用大量毒氣彈,晝夜更番向我陣地猛攻,然我軍皆預有準備,故敵未得逞。”'注:同上,第339頁。'
中國遠征軍在同古與日軍激戰十餘日,英軍始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加以配合,反而由於英方延誤運輸,使預定參加同古保衛戰的中國遠征軍主力未能及時趕到。與此同時,英軍在西線接連敗退。3月29日,日軍在普羅美南面輕而易舉地擊敗英軍裝甲部隊,隨即將所繳獲的坦克、裝甲車和汽車用於進攻。4月1日,日軍進佔普羅美,使同古一線的中國軍隊側翼完全暴露,遭到威脅。英國的軍事評論家們也承認:“緬甸方面,日軍沿伊洛瓦底江以北推進,可能成為更嚴重之因素者,即英軍之撤退已使東瓜以北華軍之側翼暴露,華軍亦必須隨之後退,以免後路被敵切斷。”'注: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第22頁。'
第200師苦戰經旬,傷亡重大,並陷入敵人包圍之中,補給中斷,增援不力,面臨全軍覆滅之危險。為了讓200師擺脫險境,儲存實力,第5軍軍長杜聿明不顧史迪威的強烈反對,經請示蔣介石同意後,下令該師於3月29日晚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注:重慶《掃蕩報》1943年11月26日。'。”戴師長接到命令後,親自率兵斷後,並派一部佯攻,掩護主力渡過西當河。30日晨,全師官兵包括傷員均有秩序地轉移到葉帶西附近,車輛亦經同古-毛奇公路歸還建制。主力撤出後即令將西當河大橋破壞,阻敵追擊。至此,歷時12天的同古保衛戰結束。
同古保衛戰是第一次緬甸會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鬥。中國遠征軍第5軍第200師全體官兵與敵鏖戰12個晝夜,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打退了日軍20多次衝鋒,殲滅日軍4千多人,俘敵4百多人。日軍先後出動兩個師團,付出慘重代價,僅得到一座空城。因此,同古保衛戰的成果是巨大的,它是日本自南進擴張以來所遭受的最頑強的抵抗。在這次戰鬥中被擊斃的日軍大佐橫田曾驚呼:“南進以來,從未遭遇若是之勁敵。勁敵為誰?即支那軍隊'注:李航:《緬甸遠征記》。'。”此役中被俘的一日軍也供認:“從(緬甸)邊境打來,過仰光到庇歐,我們始終是在‘行軍’,直到同古我們才打到硬仗'注:郭雄等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重要戰役介紹》第108~109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日軍第15軍司令飯田祥二郎在日記中也寫道:“敵軍抵抗既極頑強,又善夜戰和阻擊,我軍損失重大'注:《大公報》1942年3月21日。'。”可見中國官兵給予日軍精神上的打擊是何等的沉重!與此同時,中國遠征軍也贏得了盟軍的高度讚揚。被譽為“世界上最精良之部隊'注:《大公報》1942年4月7日。'。”英國《泰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