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4 / 4)

小說:中國遠征軍史 作者:風雅頌

打響後,日本雖然一再增兵,戰局依然膠著,上海久攻不下。日本為了速戰速決,結束中日戰爭,以便從中國戰場抽出兵力,做好對蘇作戰準備,發動了對華外交攻勢,配合軍事作戰。1937年10月23日,日本外相廣田向德國提出,希望德國斡旋中日談判,10月30日,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奉命向中國政府表示,德國願意斡旋中日談判。11月5日,陶德曼會見蔣介石,轉達了日方提出的談判條件。蔣介石表示,假如日本不願意恢復戰前狀態,中國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蔣介石拒絕日本的要求,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如果同意日本的條件,中國會發生革命,結果是共產黨在中國佔優勢。第二,藉助布魯塞爾會議遏制日本侵略。

11月底,布魯塞爾會議草草收場,蔣介石藉助西方大國的幻想化為泡影。同時,日本逼近南京。在此形勢下,蔣介石束手無策,終於同意與日本談判。12月2日,蔣介石會見陶德曼,同意以日方條件為談判基礎,並要求德國參加談判全過程。德國外交部接到陶德曼報告後,指示駐日大使狄克遜同日本政府聯絡。12月7日,狄克遜向廣田提出德國關於中日談判的建議,但由於此時日本已兵臨南京城下,因而不同意照原條件談判。

日本佔領南京後,提出了全面滅亡中國的談判條件。狄克遜認為,這些條件中國難以接受。12月26日,陶德曼將日方條件轉告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但國民黨政府不敢接受。1938年1月13日,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發表宣告指出:“經過適當考慮後,我們覺得改變了的條件範圍太廣泛了。因此,中國政府希望知道這些新提出的條件的性質和內容,以便仔細研究,再作確切答覆。”次日,狄克遜向廣田遞交了中國政府的覆文,日本政府內閣決定不再與國民黨政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