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伴著謝氏的一聲低呼,穿針乞巧也落下帷幕。
&esp;&esp;三名得巧者在內侍禮官一聲又一聲的尖細嗓音中,身姿輕盈的匍匐拜下:
&esp;&esp;“臣女孫曉雲,叩見晉王,叩見太妃和夫人。”
&esp;&esp;“臣女郝思茹,叩見晉王,叩見太妃和夫人。”
&esp;&esp;“臣女林芳雅,叩見晉王,叩見太妃和夫人。”
&esp;&esp;聽著禮官逐一報出她們的父兄官紳姓名,再看著下面相繼跪下的三名嬌女,齊蕭濃眉微微一挑,目光一一掃過在場眾人,目中隱有肅殺笑意,口中卻是朗聲一笑,“好!”
&esp;&esp;一字鏗鏘有力,全無敷衍之意。
&esp;&esp;只是這月來,齊蕭一直對再納妃妾之言置之不理,卻對民間隱有張曦君禍及其無子嗣的傳聞嚴懲不貸,如此可以想見他對張曦君的維護,那現在這樣又是為何?難道並不是贊這三女?
&esp;&esp;眾人納罕間,不論各自何總打算,皆不約而同的向齊蕭側目過去。
&esp;&esp;但見齊蕭一手把玩杯盞,一邊看著場下三女,儼然一派賞觀之態。
&esp;&esp;如是,大多隻暗道耳聞與眼見到底不同,加之齊蕭才初掌整個西北,又逢生父及兄弟各有詬病,自然不好應承下來。再則若真是獨寵張曦君,又怎會寵幸其婢女,並在其有孕後有意給予名分?只怕齊蕭也極想多些子嗣,畢竟他如今已是一個手握一方大權的王爺,在晉朝除了天子及皇儲外再無人能出其左右,這樣自是期盼能後繼有人,更能承襲他的衣缽,尤其是其獨子是一個體弱不能習武之人!
&esp;&esp;如上一番心轉間,在場官員看齊蕭的目光多了一分了然,命婦女眷望張曦君的眼裡也多了一分可惜又悅然的矛盾之色。
&esp;&esp;張曦君卻沒有注意這些隱晦的目光,她只忍不住驚然的看向齊蕭。
&esp;&esp;若她沒聽錯,方才那一字的聲音裡,絕對隱含了齊蕭的怒意。
&esp;&esp;以這五年的相處,每當齊蕭這樣,便是他忍耐的極限。
&esp;&esp;看來這三名有道而來的嬌女,今日已是徒勞無功,可能其父兄家族也將……
&esp;&esp;正深思著,張曦君忙一閉眼搖頭,甩去這紛雜的思緒,亦甩去這五年間每當齊蕭向她簡單提及軍政之事時,她不覺養成隨之言語深思的習慣,僅又一次在心下告誡自己,以後他二人不會有當時的那樣交談,她只需盡分內之責即可。
&esp;&esp;以上思緒雖是輾轉,卻也不過一個念頭罷了,她再睜眼,齊蕭已微抬手道:“免禮。”
&esp;&esp;“喏。”三女應聲而起,抬起三張如花容顏,當場引得河間王妃連聲讚歎:“果然惠外秀中!”
&esp;&esp;聽的河間王妃如此讚譽,在場眾命婦女眷饒是知河間王妃權勢已然大不如前,但終歸是齊蕭名正言順的嫡母,又是當今皇后嫡親姊妹,自然無論與之是否交好,皆紛紛隨聲附和。
&esp;&esp;一時間,端是言笑晏晏,一派歡聲笑語。
&esp;&esp;如此,又有贊言,又有齊蕭賞與得巧之物,三女可謂風頭盡出。
&esp;&esp;待得三女再次拜謝退下時,已至二更。
&esp;&esp;場中絲竹之聲又一次停下,內侍禮官順時揚聲唱喝:“祈願吉時至——”
&esp;&esp;長長的尾音聲中,今夜之宴,亦是七夕夜宴,最為主要的一項到了。
&esp;&esp;全場眾人,連同齊蕭,一起將目光向張曦君投去。
&esp;&esp;廣受眾人目光已是如常,張曦君坦然的平靜回望。
&esp;&esp;回望中,撇過不帶神色的齊蕭,眾人難以忽視的熱切,她看見河間王妃向自己笑得格外溫和,帶著一切全權在握的心悅喜色;謝側妃卻在她與齊蕭之間目光流轉,有爽快的笑意不斷流露;而比其謝側妃似乎更心悅爽快的謝氏,正眼睛灼灼的望著她,似乎笑得自得意滿。
&esp;&esp;一目看下,張曦君斂下目光,手不自覺掩上平坦的小腹。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