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衙內 作者:九十八度

柳系的橫空出世,N省的人事安排,與柳俊的記憶,出現了極大的不同。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N省的經濟建設,也遠比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情況要好得多。N省儼然已經成為中南部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GDP總值在全國排名都比較靠前,大寧、寶州等城市更是空前繁榮。

這一回,周先生沒有安排上大課。四合院裡,除了柳俊和先生,只有一位師弟在。

這位師弟,名叫邵逸平,是某個社科機構的研究員,四十歲出頭的年紀。論年齡,該當是柳俊叫他師兄。不過邵逸平卻堅持叫柳俊為師兄。倒不是因為柳俊的權位。單純從入門先後來看,柳俊絕對是周先生大部分學生的師兄。三十年前,他就拜在周先生門下了。

那個時候,柳俊不過是個七歲的小屁孩罷了。

邵逸平是那種比較古板的夫子型人物,無論何時,總是衣履整潔,鬍子颳得乾乾淨淨,架一副黑框眼鏡,學者氣度儼然。邵逸平已經有了一個哲學博士的頭銜,因為工作需要,也因為仰慕周先生的道德文章,便欣然拜入周先生門下,再一次束髮受教。

周先生固然名滿天下,被黨史哲學界奉為泰山北斗,堪稱一代大儒。為人卻並不迂腐,除了性格比較執拗之外,平日裡說話,十分風趣。不過他對邵逸平很欣賞。不是欣賞邵逸平的“迂腐”而是欣賞他治學的嚴謹,為人的風骨。

柳俊到達的時候,周先生已經和邵逸平坐在客廳裡說話。

類似這樣的授課,其實是很隨意的,周先生絕對不會當真拿出教材,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多數時候,是大家坐在一起,討論一些比較深刻的哲學問題,就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觀點進行深入的探討。

柳俊進門,先就朗聲叫了“伯伯師母”兩位老人年近八旬,耳朵都還好使,柳省長原本無須這麼大聲,只是為了表示親近而已。

“小俊來了。”周先生臉露微笑,點頭答應。

邵逸平卻立即起身,很客氣地說道:“師兄好。”柳俊走到周先生面前,先鞠了一躬,動問安好,然後才和邵逸平握手,寒暄了兩句。

師母聞聲走了出來,笑呵呵地說道:“哎呀,小俊來了……來來,喝茶,吃水果。”每次見到柳俊,師母較之先生還要開心,親自端茶倒水,望著他看個不了,笑眯眯的,彷彿柳俊就是自己的嫡親子侄一般。

每次來到這個四合院,柳俊也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被一種溫馨祥和的氣氛包圍著。

柳俊在沙發裡坐了下來,給先生敬上香菸。別看周先生年近八旬,師母卻並不像解英和阮碧秀一樣,管制老頭子抽菸。倒也並不是先生的身體,就勝過了嚴玉成和柳晉才,而是師母覺得,老頭子八十歲了,也就這麼點愛好,再給管住了,於心不忍。最多是周先生抽得太勤的時候,在旁邊小聲提醒兩句。

“小俊啊,今天咱們就討論一下,如何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先生就著柳俊手裡的火機,點著了香菸,抽了兩口,說道。

柳俊微笑道:“好啊。伯伯今天怎麼想到要討論這個問題呢?”周先生指著邵逸平說道:“不是我要討論這個問題,是逸平要討論。他都已經寫了一個專門的論文,發表出來了,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啊……逸平,把你那個文章,給小俊看看。”“是,先生”邵逸平禮數周到,答應的時候微微鞠躬為禮,將擺放在桌面上的一本雜誌輕輕推到柳俊面前。

柳俊拿起來一看,正是最新出版的《號角》這本期刊,要算是黨內影響最大的理論性刊物了。該雜誌是我黨中央機關刊物之一,由黨的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理論刊物,擔負著全面系統地宣傳黨的重要思想,完整準確地宣傳闡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促進黨的事業發展的任務,是黨中央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重要思想輿論工具,是黨在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陣地。

《號角》創刊將近五十年,是官方重要的宣傳重地,被稱為兩報一刊之一。

在《號角》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作者均是我黨各層級的領導人或幹部,也包括軍隊的各階層等。在這個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如果內容敏感,切中時事的話,往往會引起黨內各階層的熱烈討論。

以邵逸平的理論水平和所從事的工作來看,他在《號角》雜誌上發表文章,正是他的職責之一。柳俊也不是很在意。他們經常會就《號角》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進行探討,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對文章的觀點進行剖析,時常還會發生一些爭論。

純理論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