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衙內 作者:九十八度

道:“家裡都安置好了吧?住幾號樓?”

婁海英笑道:“不遠,就是五號樓。這下子方便了,我可以隨時過來串門子,咱們好說話。”

嚴菲也很高興,說道:“是啊,方便了。哎,海英書記,謝教授什麼時候調過來啊?”

婁海英的愛人叫謝崇安,以前是玉蘭工業大學的教授,後來婁海英的工作調到首都,謝崇安也轉到了首都的一個科研機關工作。是典型的婦唱夫隨。如今婁海英的工作又調到D省,料必謝崇安也會一起調過來。畢竟兩口子在一起,起居也有個照應。

婁海英笑著說道:“他啊,不急。說是有個課題還沒有做完,等做完了這個課題,再調過來不遲。”

柳俊微笑道:“知識分子就是這樣,做學問要緊。我看啊,海英書記,你的小孩也可以調一個過來嘛,不然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不是很好。時間長了,和孩子們的感情都要疏遠了。”

婁海英一子一女,都在外地工作,其中一個在A省。作為省委一把,柳俊關心班子裡同志的家庭生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嚴菲馬上贊成,說道:“是啊,海英書記,我看把孩子調過來,是比較好。”

婁海英笑道:“謝謝書記關心,這事不急在一時。等熟悉了環境,把工作理順了再說吧。”

柳俊說道:“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兩不誤嘛。明天我與秉和同志談一下這個事,請他出面辦理吧。”

婁海英也不多所反對,微笑應諾:“謝謝書記!”

第1995章 拜見老師

華南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大教室裡濟濟一堂,人頭湧動,怕不有三四百學生。大家在一起交頭接耳,神情振奮。

卻原來今天是中文系最大牌的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博士生導師姜老先生親自給學生上大課。

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很多學生都早早趕了過來,在教室裡搶佔位置,為的是一睹姜老先生的風采。姜老先生在學術界的聲望那是不用說了,絕對的泰山北斗。尤其難得的是,先生以八十歲的高齡,竟然每個學期都會堅持給大一大二的學生們講兩堂課。大儒風範,令後生晚輩無限仰慕。

當姜老先生緩步走進課堂的時候,原本吵吵嚷嚷鬧成一團的教室,忽然就安靜下來,變得鴉雀無聲,大家都帶著無比仰慕的神情,仰視這緩步走上講臺的老夫子。

姜老先生依舊容貌清癯,腰板挺得筆直,滿頭白髮如銀,臉色紅潤,頗有點鶴髮童顏的味道,看不出是年逾八旬的老者。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說的大約就是先生這種情況了。

兩名年輕的助手便忙著給老先生調整麥克風的位置,將一些資料在講臺上攤開來,做好了上課得準備。

“起立!”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數百學生齊刷刷的站了起來,朝姜老先生鞠躬。

“老師好!”

“同學們好!”

姜老先生微笑著答禮,又輕輕往下壓了壓雙手。

“都請坐吧!”

無論何時,老夫子均是氣度從容,臉帶微笑,一代大儒,風範儼然。

其實以老夫子的年齡,以他的學術聲望,是無須給剛進校門的學生們上課的。但是老夫子治學嚴謹,堅持“教書先育人”的治學精神,主動承擔給新生們上大課的任務,學校方面,自然是求之不得,學生們也很是欣喜。絕不是任何一個普通大學生,都有機會當面聆聽大師授課的。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學習精神’”

老夫子緩緩說道,蒼老渾厚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傳到教室的各個角落,每個學生都聽得清清楚楚。隨即轉身,在白板上寫了五個大大的黑字——論學習精神。

姜老先生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墨寶,在市面上高達十幾萬元甚至是幾十萬元一幅,往往還有價無市。尤其是近幾年,除了至交好友之間唱和往來,老先生基本上已經不揮毫了。商業性的活動,更是絕不參加。這幾年老夫子大的墨寶流傳到市面上的,只有一回,還是為華興慈善基金會捐款,老爺子親筆書寫了一幅中堂,最後被某個知名企業的大老闆以八十八萬元的天價購得,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

這五個大字一揮而就,鐵劃銀鉤,功力非凡。

教室裡響起一片低低的“嘖嘖”讚歎之聲。作為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的學子,儘管剛進校門沒有多久,大都對古代文學有所涉獵了,對於書法的欣賞能力,自然非一般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