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十個平方,一家四五口人擠在一起,圍坐在煤球爐邊取暖。
見有客人進門,幾個人都站了起來,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一對年輕夫婦,另外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和一個幾歲大的小男孩,應該是一家子。
看到這些忽然登門,衣冠楚楚的人物,主人有些手足無措,雖然帶著笑容。但神情很是驚疑。
洪天敬就笑著說道:“大家別害怕,這是省裡的柳省長,來看望大家。”一聽是省裡的官員,還是省長,一家人更是驚慌失措,緊著請柳省長入座奉茶。柳俊笑著擺擺手,說道:“不忙不忙,我先看看房子,主人應該沒意見吧?”那個三十幾歲的屋主忙即說道:“沒意見沒意見……”望向柳俊的眼神,很是好奇。
這個人看上去比自己還要年輕,竟然是省長麼?
柳俊推開臥室的門,往裡看了看,一股黴味撲鼻而來。臥室內的溼氣,比客廳更重。客廳裡好歹有一個煤球爐在烤著,多少能驅散一些溼氣和寒意。
柳俊仔細看完了整個房間,甚至還伸手敲了敲牆壁,發出“咣咣”的空洞的響聲,可見砌的是空心牆。柳俊沒說什麼,也沒去煤球爐邊落座,就站在客廳裡,與屋主交談了起來。
屋主自我介紹姓黃,原先就是住在“貧民窟”的,響應市裡的號召,搬進了新居。柳俊問他對新居有什麼意見,屋主便嘿嘿地笑著說“好”說市裡很關心他們,經常會有領導過來看望,給他們送些慰問品。
洪天敬聽屋主這樣說,輕輕舒了口氣。
這個傢伙,“覺悟”還是很高的,頗有眼色,等應付走了柳俊,要讓市委辦公室的人當真來看看他們,送些慰問金和慰問品才行。
對於“懂事”的人,不管是幹部還是群眾,洪書記都會給他們些好處。
恩威並施,才是好手段嘛。
柳俊和屋主交談了十幾分鍾,便禮貌地告辭而去,又察看了其他幾戶安置戶,基本上和黃姓年輕人的家庭情況相差不多,屋裡擁擠不堪,溼氣和黴味很重。
柳俊的眉頭深深蹙了起來。
第1707章 分化瓦解
回到市委,柳俊沒有按照慣例聽取安豐市四套班子的彙報。而是單獨召見了洪天敬和王淦。安豐市棚戶區改造的情況如此嚴重,柳俊又哪裡有心思去聽那些全是官話套話的所謂彙報?
市委招待所一號套房的客廳裡,煙霧繚繞。
柳俊,洪天敬和王淦都在抽菸,沙發面前茶几上的菸灰缸裡,已經堆起了一些菸頭。
密室相處,洪天敬和王淦均將笑臉收了起來,神情嚴峻。看上去,王淦有些緊張不安,洪天敬則比較鎮定,似乎頗有底氣的樣子。
“這樣不行!”柳俊抽了幾口煙,沉聲說道。
洪天敬和王淦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貧民窟那邊,現在聚居著一萬多人,那樣的條件,不要說老人小孩,就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也未必頂得住。而且,那裡的安全隱患太大,一旦發生火災,根本就救不了,死傷會很慘重。”柳俊說道。眉宇間浮起深深的憂慮。
王淦望了洪天敬一眼,不說話。反正市裡面的事情,都是洪天敬說了算,那個要在“貧民窟”搞商品房開發的地產商,也是洪天敬引進來的關係戶,整件事情,王淦認為和他關係不大。
洪天敬說道:“省長,不是我們不想辦法,實在一次性拆遷一萬多人,難度太大……那些居民又不肯配合,趕都幹不走,就認死理……”你把安置點放在那種地方,人家怎肯乖乖配合?
不過柳俊沒有再次質問洪天敬。他很清楚,洪天敬是那種極度剛愎自用的人,很難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柳俊現在的主要目的,還不是要“修理”洪天敬。他的主要目的是怎樣消除“貧民窟”的安全隱患。這個事情,還是要以安豐市為主的,省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洪天敬同志,不管難度多大,都必須立即想辦法把居民遷走。這種情況,決不能持續下去。當然,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不要野蠻執法。和群眾把利害得失說清楚,動員他們暫時搬遷。另外,你們的安置點確實偏僻了些,必須離市區再近一點,安置社群的功能也很不完善。連個小診所都沒有。群眾要是得個傷風感冒什麼的,都找不到地方打針買藥。倘若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突發急病,更是無法及時送院治療。這些方面的問題,你們要考慮得更加全面一些。”洪天敬立即挺起胸膛,說道:“是,請省長放心,我們一定儘快處理好這個事情。”柳俊不為洪天敬這樣的“豪言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