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4)

小說: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者:精靈王

,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週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佈新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

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資料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曆法是古人制定的,後代的人不應該改動。”

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曆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佈新曆。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後,他創制的大明曆才得到推行。

儘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註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傑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穀子,叫做“水碓磨”。

祖沖之死後,他的兒子祖𣈶(音gèng)、孫兒祖皓都繼承了祖沖之的事業,刻苦研究數學和曆法。據說祖𣈶在研究學問的時候,全神貫注,連天上打響雷也聽不到。他常常一面走路,一面思考問題。有一次,他在路上走,前面來了個大官僚徐勉。祖𣈶根本沒有發覺,一頭就撞在徐勉身上。等到徐勉招呼他,祖𣈶才像夢中驚醒一樣,慌忙答禮。徐勉知道他研究出了神,也沒有責怪他。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

公元479年,蕭道成稱帝,建立南齊。他就是齊高帝。

範縝反對迷信

南北朝時代,佛教漸漸盛行起來。南齊的朝廷裡,從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齊的宰相——竟陵王蕭子良就是一個篤信佛教的人。

蕭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雞籠山有一座別墅,他常常在那裡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談天。有時候,也請來一些和尚,到他那裡講解佛教的道理。蕭子良還親自給和尚備飯倒茶水。人家都認為他這樣做有失宰相的體統,他卻並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勢力自然更大了。這些和尚宣傳人死了以後,靈魂是不會死的。還說一個人的富貴或者貧賤,都是前世的因果報應,窮人受苦受罪,都是命裡註定,沒法抗拒的。

當時,有一個大膽的讀書人名叫範縝(音zhěn),起來揭露這一說法是一種迷信,要大家別信那一套。

範縝的堂哥範雲就是經常在蕭子良家裡走動的。蕭子良聽到範縝竟敢跟他唱對臺戲,反對佛教,十分惱火,叫範雲把範縝找到他家來。

蕭子良問範縝說:“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你倒說說,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富貴,有的人生下來就貧賤呢?”

範縝不慌不忙地說:“這沒有什麼奇怪。打個比方,人生好比樹上的花瓣。花經風一吹,花瓣隨風飄落。有的掠過窗簾,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籬笆外,落在茅坑裡。”

蕭子良瞪著眼睛,一下子還聽不懂範縝說的是什麼意思。範縝接著說:“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裡的,就像我。富貴、貧賤,就是這麼一回事,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呢?”

範縝從蕭子良那裡回來,覺得雖然駁斥了蕭子良,但是還沒有把他反對迷信的道理說透徹,就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作《神滅論》。文章裡面說:

“形體是精神的本質,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精神和形體的關係,好比一把刀和鋒利的作用。沒有刀,就不能起鋒利的作用。沒有形體,哪裡有什麼精神呢?”

範縝在那篇文章裡,還斷定人死以後靈魂是不存在的,什麼因果報應,都是騙人的話。

這篇文章一出來,朝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