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者:精靈王

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狀,誣告李膺和太學生、名士結成一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

漢桓帝接到牢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黨人。除了李膺之外,還有杜密、陳寔和範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他們寫進黨人的黑名單。朝廷出了賞格,通令各地,非要把這些人抓到不可。

杜密像李膺一樣,也是敢於跟掌權的宦官作對的官員。兩個人的名望差不多,人們把他們聯在一起,稱為“李、杜”。

李膺下了監獄,杜密當然也逃不了。

陳寔本來是個太學生,因為有名望,也被劃到黨人名單裡去。有人勸他逃走。陳寔並不害怕,說:“我逃了,別人怎麼辦?我進了獄,也可以壯壯別人的膽。”他說著,就上京城,自己投案,進了監獄。

範滂也跟陳寔一樣,挺著腰板進了監獄。

捉拿黨人的詔書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員都把跟黨人有牽連的人報上去,多的有幾百個。只有青州平原相(相,相當於郡的太守)史弼沒報。

朝廷的詔書接連下來催逼他,青州還派了一個官員親自到平原去查問。

那個官員把史弼找去,責問他為什麼不報黨人的名單。史弼說:“我們這裡沒有黨人,叫我報什麼?”

那官員把臉一沉說:“青州下面有六個郡,五個郡都有黨人,怎麼平原偏偏會沒有?”

史弼回答說:“各地的水土風俗不一樣。別的地方有黨人,為什麼平原就一定也有黨人呢?”

那官員被他反駁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史弼又說:“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麼,平原家家戶戶都有黨人。我情願死,要我報黨人,我可一個也說不上來。”

那官員拿他沒有辦法,就胡亂把平原的官員收在監獄裡,回報朝廷。

被捕的黨人在監獄裡,宦官對他們進行殘酷的折磨。他們的頭頸、手、腳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後被矇住頭一個挨一個地拷打,就這樣關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個潁川人賈彪,自告奮勇到洛陽替黨人申冤。漢桓帝的皇后竇氏的父親竇武也上書要求釋放黨人。

李膺在獄中採取以攻為守的辦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說他們也是黨人。宦官這才害怕了,對漢桓帝說:

“現在天時不正常,應當大赦天下了。”

漢桓帝對宦官是唯命是聽的,就宣佈大赦,把兩百多名黨人全部釋放。

這批黨人雖然釋放,但是宦官不許他們留在京城,打發他們一律回老家,並且把他們的名字通報各地,罰他們一輩子不得做官。歷史上叫做“黨錮”(“錮”就是禁錮的意思)事件。

不久,漢桓帝死了。竇皇后和父親竇武商量,從皇族中找了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劉宏繼承皇位,就是後來腐敗出了名的漢靈帝。

範滂進監獄

漢靈帝剛即位的時候,竇太后臨朝,封她父親竇武為大將軍,陳蕃為太尉。竇武和陳蕃是支援名士一派的。他們把原來受到終身禁錮的李膺、杜密又召回來做官。

陳蕃對竇武說:“不消滅宦官,沒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經是快八十的老人了,還貪圖什麼?我留在這裡,只是想為朝廷除害,幫助將軍立功。”

竇武本來就有這個意思。兩人一商量,就由竇武向竇太后提出,要求消滅宦官。可是竇太后跟漢桓帝一樣相信宦官,怎麼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陳蕃又向竇太后上奏章,舉出宦官侯覽、曹節、王甫等幾個人的種種罪惡。竇太后仍舊把奏章擱在一邊不理。

這一來,倒是打草驚了蛇。曹節、王甫來個先下手為強。他們先從竇太后那裡搶了玉璽和印綬,把竇太后軟禁起來;又用靈帝的名義,宣佈竇武、陳蕃謀反,把他們殺了。

這樣一來,宦官又掌了權,凡是竇武、陳蕃提拔的人統統被撤職。

李膺、杜密被撤職回到家鄉,一些名士、太學生,更加推崇他們,也更痛恨宦官。宦官也把他們看作死對頭,找機會陷害他們。

有個名士張儉,曾經告發過宦官侯覽,侯覽一心想報復。正好張儉家趕走了一個僕人。侯覽利用那個僕人,誣告張儉跟同鄉二十四個人結成一黨,誹謗朝廷,企圖造反。

宦官曹節抓住這個機會,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漢靈帝再一次下令逮捕黨人。

漢靈帝才十四歲,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黨人。他問曹節:

“為什麼要殺他們,他們有什麼罪?”

曹節指手劃腳把黨人怎樣可怕,怎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