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小說:胡雪巖 作者:溫暖寒冬

個,廣東葉名琛、江西張芾,當到二品大員的有何桂清、呂賢基、彭蘊章、羅惇衍,還有杭州的許乃釗,與他老兄許乃普,都當內閣學士。

這黃宗漢據說是個很能幹的人,但是關於他的操守與治家,批評極壞。

到任以後,傳說他向椿壽索賄四萬兩銀子,椿壽沒有買他的帳,於是多事了。

其時漕運正在改變辦法。因為海禁已開,而且河道湮淤,加以洪楊的起事,所以江蘇的蘇、松、太各屬改用海運,浙江則是試辦,椿壽既為藩司,又署理巡撫,責無旁貸,當然要親自料理這件公事。

漕運的漕,原來就是以舟運谷的意思。多少年來都是河運,先是黃河,後來是運河,而運河又有多少次的變遷興作,直到康熙年間,治河名臣靳輔,于成龍先後開『中河』,歷時千餘年的運河,才算大功告成。

這條南起杭州,北抵京師,流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全長兩千多里的水道,為大清朝帶來了一百五十年的盛運。不幸的是,黃河的情況,越來越壞,有些地方,河底積淤,高過人家屋脊,全靠兩面堤防約束,『春水船如天上行』,真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而運河受黃河的累,在嘉慶末年,幾乎也成了『絕症』。於是道光初年有海運之議。

在嘉應末年時有齊彥槐其人,著有一篇《海運南僧議》,條分縷析斷言『一舉而眾善備』,但地方大吏不願輕易更張。直到湖南安化的陶文毅公陶澍,由安徽巡撫調江蘇,銳意革新,消除鹽、漕兩事的積弊,齊彥槐的建議,才有一個實驗的機會。

這次實驗由陶澍親自主持,在上海設立『海運總局』,他親自僱好專門運載關東豆麥的『沙船』一千艘,名為『三不象』的海船幾十艘,分兩次運米一百五十多萬石到天津,結果獲得極大的成功,省時省費,米質受損極微。

承運的船商,運漕而北,回程運豆,一向漕船南下『回空』,海船北上『回空』,現在平白多一筆收入,而且出力的船商,還『賞給頂戴』做了官,真正是皆大歡喜。

但是到了第二年,這樣的好事竟不再做下去!依然恢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